但是,在网络上,有教友提出意见,认为手领圣体是错的,是亵渎了圣体。我们天主教平信徒网上杂志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并不是问教友们意见,而是问现在各堂区领圣体圣血的情况。
大概早在公元6世纪,就有虔诚的教友借着为病患保留的圣体,朝拜基督;而世世代代以来虔诚的基督徒发现,朝拜圣体让他们体验到耶稣基督在他们生活中的奥妙临在;在圣体前祈祷,常使他们获得无言的了解、最深的安慰,教人恢复信心
领圣体时,信众来到祭台前,有些用手领圣体,有些则用口领。
伴随着读圣经活动的展开,神父也相应增多了明供圣体的机会,每遇到一些瞻礼或纪念日,在弥撒前一小时明供圣体,在圣体前读圣经、唱圣歌,圣体降福,大大激发人们对圣体的尊重,增强了对主耶稣的信赖。
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教宗省思了圣体圣血节弥撒的第二篇读经(参阅:格前十16-17),谈论共饮同一杯爵、分享擘开的饼的双重效果,也就是:神圣奥秘效果和共融效果。
它是祭台上最重要最神圣的部分——圣体龛,里面供二只大银杯,一只为“供爵”,盛放圣体(一种白色小小的圆形面饼);另一只盛葡萄酒,叫“血爵”,统称“圣爵”(chalice)。
逾越节三日庆典分别是圣周星期四———主的晚餐礼纪念日。本日晚间弥撒,主要是为纪念主的最后晚餐,建立感恩祭,以及他出自爱心的服务榜样为门徒洗脚,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祭献天主,并把自己的体、血作为我人的饮食。
圣体使人与耶稣同化。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于6月23日星期四基督圣体圣血瞻礼,在罗马拉特朗大殿举行弥撒讲道中的一段话。
5月19日圣神降临节,下午3点,北京教区李山主教在西什库主教座堂主持弥撒,为教区22个堂区和国际堂区的215位教友施行了坚振圣事,为107位教友施予初领圣体(开圣体)。
11月1日诸圣节,也就是国外所说的万圣节,这是纪念在天的全体圣人。初期教会的公共敬礼,大抵以殉道圣人为对象。第四世纪,叙利亚已开始庆祝诸圣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