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圣体圣事时说:这是我的血,为大众流出来,好赦免罪过(玛26:27)。所以在十字架上以及在最后晚餐时耶稣所行的即是同一个赎罪祭:耶稣的自我牺牲是为赔补我们人类的罪恶。
宝血会修女在圣方济各堂参与创会九十周年庆典弥撒 香港教区耶稣宝血女修会,于六月十日圣体圣血节庆祝创会九十周年纪念。 八位年长修女分别庆祝入会七十、六十、五十周年,祇有一位中年修女庆祝入会廿五周年。
教宗方济各上周六(3月21日)前往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主持仪式,握着盛装在玻璃瓶内的主保圣人贾纽埃里厄斯圣血亲吻,原本干涸的血液竟有一半化成液体。那不勒斯主教塞佩对信众展示装有圣人圣血的玻璃瓶。
教宗方济各于上个主日6月2日下午5点至6点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了朝拜圣体活动。
当他在圣基斯底亚纳坟墓上的圣堂中献祭时,刚一念祝圣经文,当时就有圣血开始从祝圣的面形内冒出来,流过他的手,继而流到祭台上与九折布上。神父立刻内心烦乱。
但是,在网络上,有教友提出意见,认为手领圣体是错的,是亵渎了圣体。我们天主教平信徒网上杂志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并不是问教友们意见,而是问现在各堂区领圣体圣血的情况。
大概早在公元6世纪,就有虔诚的教友借着为病患保留的圣体,朝拜基督;而世世代代以来虔诚的基督徒发现,朝拜圣体让他们体验到耶稣基督在他们生活中的奥妙临在;在圣体前祈祷,常使他们获得无言的了解、最深的安慰,教人恢复信心
领圣体时,信众来到祭台前,有些用手领圣体,有些则用口领。
伴随着读圣经活动的展开,神父也相应增多了明供圣体的机会,每遇到一些瞻礼或纪念日,在弥撒前一小时明供圣体,在圣体前读圣经、唱圣歌,圣体降福,大大激发人们对圣体的尊重,增强了对主耶稣的信赖。
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教宗省思了圣体圣血节弥撒的第二篇读经(参阅:格前十16-17),谈论共饮同一杯爵、分享擘开的饼的双重效果,也就是:神圣奥秘效果和共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