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自我」成了一种偶像,在这偶像前一切都被扭曲了,也就是说在「自我」崇拜的祭台前,一切都成了牺牲品。一如我先前所说,要小心翼翼免得伤害家庭。
“梵二”会议的神学对教会的自我理解有着很深刻的自悟。教会被认为是一个共融(Communion)的教会。共融的概念表达了天主子民自身的团结以及他们同基督并通过基督与天主的共融。
霍然明朗,我不能任欲情在心灵上肆虐狂驰,想夺回那尘封的自我,既然清丽的小雨滴,早已消融在我们生活的江河,化作滋养大地常新的甘露,又何必再把它寻回?
我,爱的痛苦是愿意他们每一个人都自由、完满,成为自我精神王国的国王,而他们不懂得觉醒。人的爱情如同沙土与泡沫之间的足印,我的爱,是沙岸与海洋。”
活动开始了第一部分:相识阶段,大家轮流做了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状况、现在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个人自我评价及对另一半的期望。大家都用心的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也细心聆听。
与主相遇的人也会成为相遇文化的促进者,躲避那以自我为准则,使我们自我封闭的意识。提到玛利亚和若瑟对人们关於耶稣所说的这些话感到惊异,教宗说我们作为基督徒和度奉献生活的人,也要做守护这种惊异的人。
他强调,在教会内没有不走出去的使命;第一个应当跨越的门不是祭衣室的门,而是自我的门。然而,若没有祈祷,走出去也枉然。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宣讲的福音缺乏热情,我们的话怎能令人信服?
耶稣邀请他们反思自我,一句反问谁没有罪,以男女平权的梅瑟法律平等对待,男性们无法再继续定罪事项,否则就是自我判决。所以,逐个离开现场。
教宗解释说,要藉着罪过的宽恕,愿意获得宽恕,要战胜对告解的不情愿和自我封闭,而羞愧正是相遇的第一步。教宗说:对于需要上主以克服邪恶的灵魂而言,羞愧是一份秘密的邀请。不再对任何事感到羞愧才是悲剧。
总之,行走要求不断地自我皈依。这就是为什麽有很多人放弃行走,而宁选择家里的安静,舒舒服服地打理自己的业务,而不让自己去冒旅行的风险。倘若每个人都是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那麽对於基督徒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