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3日为我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闻名遐迩的印度德肋撒姆姆来佘山朝圣。那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全院修士和近20位神父聚集在佘山山顶圣母大殿中等待着德肋撒姆姆的到来。
(玛27:52) 耶稣既然许可一些古圣祖复活起来并赐他们升天,他决不会让自己的母亲卒世童贞、无染原罪的身体在坟墓中腐烂,因为对圣母来说,死亡在她身上没有权力。
2024年10月,教宗方济各颁布题为《祂爱了我们》(Dilexitnos)的第四道通谕,正值耶稣向圣女玛加利大显现圣心350周年纪念之际。
(宗16:31-34)最后让我们共同反省玛窦福音上的这段话:那时,有法利塞人和经师,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跟前说:你的门徒为什么违犯先人的传授?他们吃饭时竟不洗手。
实际上,许多圣人受人敬仰并不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大事,而是因为他们传递了爱德,例如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我们纪念她并不是因为她在世上开办了很多慈善中心,而是因为她俯身照顾路边的垂死之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事实上,祂的门徒不会在十字街头立著祈祷,为显示给人(玛六5)。教宗说:耶稣不喜欢虚伪。真正的祈祷是在良心和心灵的私密处完成的:旁人不可知晓,只有天主能看到。这是我和天主之间的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8日清晨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圣祭。他勉励所有在教会内蒙召施行圣事的人,要给天主的恩宠腾出空间,不要堆放「官僚主义」的障碍物。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强调,那令我们喜乐的不是冰冷的教义,而是与耶稣相遇的信德和望德;做没有喜乐的信徒是悲哀的事。
教宗在这则视频讯息中,提到许多具备慈善撒玛黎雅人精神的罗马基督徒,并向罗马和全意大利明爱会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志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当她得知表姐依撒伯尔怀孕若翰已六月,便动身前往表姐家,帮其料理家务(路1:39-40),这种先人后己、无私忘我、积极主动替人服务效劳的高贵品质,也是值得我们仿效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