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几个世纪的基督徒团体普遍使用希腊语和拉丁语﹐它们是使新颖的基督圣言和希腊罗马文化的遗产二者交会的媒介。
教宗对此要求非常深入的评估判断,他说:“如果导致殉道的动机没有改变,是以基督为理由和典范,但是殉道的文化背景和迫害的计谋有所改变,那就必须寻找无可辩驳的证据,证实接受流血殉道的意愿,以及迫害者直接间接显示仇教的心态
教宗谈到《若望福音》关於最後晚餐的章节,表明我们并不孤单,因为耶稣藉着圣神的恩典,走近我们,来到我们中间,进入我们内;藉着圣神,我们可以与死而复活的基督建立活泼的关系。
像重阳节这样,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神长教友敏于观察,转变思想,在与时俱进中,既传承了亘古不变的基督爱的精神,保留了教会特色,又善于吸收社会发展中与教会训导一致的精粹做法,值得点赞!
教宗最後表示,建立相遇和对话的场所如今极其重要,藉以体验教会团体是多麽有能力具体落实梵二会议的训导。这届大公会议向当代人表明:所有喜乐与期望、忧苦与焦虑,亦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忧苦和焦虑。
这位圣人「在教会社会训导的指引下,一心一意仰望主耶稣」,明白「不可将信仰使命和政治使命相混淆」。
本次会议目的是提供省思和培育的空间,以能有助于对当前西方基督信仰的危机作对照,以及发现可行的福传道路。会议由圣座新福传委员会筹办,旨在回应最近几位教宗的训导的要求,即需要更加努力宣扬信仰。
此外,教宗方济各的相关训导,比如2015年发表的《愿祢受赞颂》通谕、2019年发表的《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均在提醒众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整个人类大家庭中,需要共同努力寻求可持续的和整体的发展。
本届课程具有非常清晰的特点,在福音和教会的训导中加入科学与跨学科的维度,学者们就人们极为关注的主题展开演讲,即从深入研究驱魔者牧灵服务的指导方针,到给予那些寻求从邪恶中解脱的信友的灵修陪伴。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系统神学和基督宗教史。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多部著作,并撰写了几篇关于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与他的训导的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