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任盘磊执事致谢:首先感谢天主的召叫,也感谢吴主教和各位司铎长上的接纳和包容,感谢修院的辛勤培育,感谢父母家人无条件的爱和教导,感谢各位教友的支持和鼓励。
希望天主教、基督教界朋友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面从营造福传环境、做好堂区接待、开展福传活动、培育教友福传四个方面,谈谈堂区福传的粗浅做法、认识及体会。一、营造福传环境堂区环境是教会的一张名片,是反映公教信仰的窗口。
(罗12:1)信德年与培育团可敬的神父、修士弟兄,教区委任我们在修院服务,并不仅仅要是我们以智慧和能力来管理修院,同时也要求我们紧密地团结在基督身边,用我们的生活来作为修生们的榜样,引导修生们忠于基督的召叫
圣召培育是教会复兴的百年大计,是每位教友的事情。 姜楼本堂时云华神父分享个人圣召经历,他的圣召因父亲的一段话而萌生修道念头,并立即给已去世的马学圣主教写信,马主教看后,立即约时间见面。
天主教学校是培育圣召的最好处所,比教堂还容易,目前可惜是缺少「榜样」,因教会学校内神父修女很少,天主教徒教师也不多,热心虔诚者就更少。
究其原因,一是过去教会培育教友的方式存在问题,这一点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已经纠正;二是过去教友文化程度偏低;三是教友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缺乏提升信仰的渴望和诉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于1年前为平信徒开设了一所学校,使就学的45名基督信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培育课程,成为教会的真正主角。
在担任本堂和总铎期间,他走访整个堂区,拜访教友家庭,积极培育教友;并努力同各方面交涉,落实、开放圣堂,深得教友们敬爱。1998年12月至2003年1月,任上海教区副主教及佘山修院院长。
他说:若不在教育和培育上作出努力,我们就无法改弦易辙。政治和技术措施若没有促进新的生活方式的教育进程相随,则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