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发生的所谓“礼仪之争”说明,如果不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天主教就很难在中国土地上立足。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天主教如果不毅然选择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就会走上与社会主义对抗的绝路。
在那片土地上,基督徒团体其实并非由传教士所建立,而是18世纪下叶的一群朝鲜族青年。他们被一些有关基督信仰的篇章深深吸引,便深入研习它们,把它们作为生活的准则。
第一个车夫马上跪在地上虔诚地祈求天主伸手援助。第二个车夫合手默祷了一会儿,又推车又折树枝地忙起来。这时,一位天使来了,帮助第二个车夫推出了车子。跪在地上的车夫不平起来:“主啊,为什么不帮助我呢?
警察也迅速将预防不测的气垫铺到地上一部分。就在那人艰难的回转身体向生的希望迈出脚步时,人群中蓦然由一个声音转化成一群叫喊:“跳啊!不敢跳!胆小鬼,不敢跳!”
他们谦卑,使生活中的种种奇迹——譬如土地上生长庄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饮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都在表明,人的存在并不仅由人的力量完成。
上午10时,在烈日之下,祈祷仍在继续,特别在拜苦路的神圣时刻,教友们无论老小都匍伏跪于耶稣受难的每一处土地上,大山青草、绿树野花在微风中似乎像每一位朝圣者频频致意,汗水、泪水洒落在蒙福的圣地上,约中午十一点
目前的情形使基督徒无法生活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众所周知,从公元第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要允许种子在适当的时候抽芽,嫩芽从地上长出来,靠着足够的力量保障其成长,最后才有丰富的收获(参阅28-29)。
从政界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我们的社会相适宜,教界则强调宗教要在社会上做光做盐,发挥积极作用和影响,应该说这二者是有一些能够产生共鸣之处,当然也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沟通的问题。所以,学术研讨是一种对话。
圣若望在他的福音中写说:“耶稣所爱的另一个门徒……也进入了坟墓,发现殓布放在地上,他看见这一切,就相信了。”(若廿十,2,6,8)若望宗徒所说的耶稣所爱的那另一个门徒,其实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