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年逾七十,大小斋本可以免守,但他仍遵守不误。甚至效法神父们苦身克己,常打苦鞭、着苦衣,饮食力主清淡。他曾作《克罪七德箴赞》曰:“凡遇横流,务塞其源;凡除蔓草,务锄其根。君子式之,用涤其心。”
(玛十22)教宗解释道:「世界恼恨耶稣,也要为同样的理由而恼恨基督徒,因为耶稣带来天主的光,世界却喜欢黑暗,好能遮掩它的恶行。福音的思维与世俗的思维截然相反。
黑暗是完全没有光。我们可以研究光和亮度,但不可能研究黑暗。棱镜可以分析不同的光谱,根据不同的光波,分解成不同色彩。而黑暗是我们说明完全没有光的情况。”最后,那位学生反问大教授:“老师,邪恶是否存在?
现任教宗之所以选择10月11日为信德年的开始,除了纪念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为给教会带来一些新鲜空气,于1962年10月11日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同时也纪念真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教会信仰的更新而于
在他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这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却没有胜过他。(若1:1-5)记者在现场获悉,两千多人的偌大会场,出奇的安静,众人皆热切专注地听讲座。
所以我们在理性和信德的双重光照下,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理智能力。我们的理智能力,大相悬殊,有的人智力平庸,适合受中等教育,即使让他读大学,也不一定有成就。有的人长于理解,而短于记忆。
真苦死我啊!又有些人,虽不大得罪我,可是他们心冷如冰,几乎想不起爱我。好吧!你现在口亲我受伤的肋旁,恳切地念五次下面的经文”。(可轮流念) 众念:吁!耶稣,别人不爱你,我却全心爱你。
信仰以复活的宣报为开始:真生命比死亡更为强大。只有在复活的光照下,才能理解基督信仰对死亡的看法。 当我们这样理解死亡的时候,死亡的意义便改变了。
目睹近些年来教会的发展,笔者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分享,意在抛砖引玉……我有一个愿景学习光辉榜样,践行真福八端,为建设一个“奉行天主旨意,人人互相爱护的圣善堂区大家庭(天主的国)”而努力。
他强调:我们这些跟随耶稣的门徒,也受召作地上的盐、世上的光。只有当我们是神贫、温良、心里洁净和怜悯人时,这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