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评论道,这些批评是“装作有信仰,其实这不是信仰,而是世俗”。“对他来说,接受信仰不是放弃文化和传统的核心,而是放弃那些会阻碍福音的新意和纯洁的因素。
如此一来,那些“放弃一切、放弃婚姻、子女和家庭的人最后竟然成了‘老处女’,即世俗的人”。教宗叮嘱修女们躲避灵性上的俗化,也不要以自己的身份做护身符,说“我是修道人”就以为平安无事。
自1960年代梵二大公会议以来,许多女修会放弃了传统习俗,转而采用更简洁方便的裙子和背心,或佩戴代表该修会的标志的世俗服装。
它会掉以轻心在世俗精神中随波逐流,却以神业善工、徒然的会议和空谈来伪装自己。
跌落在世俗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因着贪欲迷惑了我们灵性的眼睛,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将天主赐给我们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感恩。
他们也是蒙召不灰心地做这个,尽管很多次这些似乎不被理解,他们的教导不被珍惜,或者尽管世俗的精神“划向相反”(的方向)。好种子还留着。这是值得的。在适合的时候将扎根生长。
由于世俗的偏见,妻子变得越来越排斥教会,还摘下了佩带的圣母像。每当看见别人的丈夫升官发财,看见别人家买房买车,她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她不止一次对我说:“信教能给你带来什么?”
教宗还提到:“聆听天主的话自然而然地也叫我们把天主的话通传给那些从未听过天主的话的人,或者那些因着日常生活的忧虑和世俗的欺骗而忘记了天主的话的人”。
他是乐意施恩和眷顾的,我大可安心信靠主(路11:11-13);天主视我们珍如拱璧,所有人并非如世俗所看的:没钱的(或不懂赚钱的)没用(依43:4a);上主帮助以色列民战胜外敌,根本不用靠人多势众,要赢就赢
五光十色的橱窗,把行人属神的心思引入浮华、奢侈的世俗里。转暖的气温唤醒人追寻欢乐的意图。周末夜,俱乐部、音乐舞厅、酒吧满满是年轻人,通宵达旦地尽情跳舞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