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周四晚上的晚餐弥撒拉开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序幕,在最后晚餐中,耶稣建立了圣体圣事并且留下了彼此相爱的命令,在主的晚餐弥撒中,教区党主教和五位神父一起为十二位教友洗脚,践行主基督留下的彼此相爱的诫命,当晚也有教友回家给家人洗脚
山庄入口处后面为四层圆形建筑的爱庐,在四层屋顶上用不锈钢制穹形亭,圣台上日应显供耶稣至圣圣体,瓷刻天使左右侍卫,名花簇拥。亭上装霓虹灯,有面饼形的圣体灯高高地立于亭上十里外都能见到。
白天亮是邻村的,家人都是教外人,因为白天亮曾经来过圣堂,那里的教友不仅不轻视他,反而特别关心他,教他画十字圣号并带他到圣堂朝拜天主。
这台弥撒也在朝拜圣体和圣体降福中结束。教宗再次邀请信友妥善地神领圣体。
弥撒结束时的圣体游行也将省略,至圣圣体将保存在圣体龛内。司铎获准破例可在「没有天主子民聚集的情况下,于适当的地点」举行弥撒。
教宗叮嘱这个机构的成员使圣伯多禄大殿更加能成为“祈祷、朝拜和赞美天主的地方。”教宗向他们说,你们的本职工作是祈祷。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伯多禄大殿参议会负责的众多日常工作中尤其突出了祈祷这一项。
从佘山下来,在山脚休息的片刻,我给远在故乡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跟随“教友之家”的朋友们在上海佘山朝圣,在山顶的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办了告解,领了圣体。
除此之外,晚间活动更是使本次活动得到升华,如引人走近耶稣的圣体朝拜和增加交流的茶话会等。
每周四是贵阳北堂教友们朝拜圣体守圣时礼的时间,烛光祈祷由北堂基督之光青年团体带领。 在轻轻的音乐声中,大家缓缓唱起了《圣神请降临》,呼求圣神来到众人中间,引领教友们并为之转祷。
在此期间,青年传教运动组织在各堂区邀请全体信众、男女修会会士们举行烛光祈祷、拜苦路、朝拜圣体、圣道礼仪等方式,缅怀殉道传教士;用十字架在圣堂开辟一个空间、一个角落专门敬礼写有殉道传教士名字的十字架;向教友们介绍殉道传教士名单以及他们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