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中,林慈华神父(Fr.LawrenceFlynn)是一位圣善的司铎、一位杰出的牧者,更是我的良师益友!1993年,我有幸参加玛利诺会的培训项目。
在一封寄给罗马犹太教经师长迪塞尼(RiccardodiSegni)贺电中,教宗期望藉上主大能手臂从压迫者手中获得自由的回忆,能启发我们对所有在新型奴役重压下受苦的人,怀有仁慈、修和与友爱之情。
正教天主教首牧相聚签署声明重申致力合一两牧者指出:我们唿吁基督徒、各传统宗教信徒及所有善心人士了解目前的迫切处境,好要求我们寻求人类大家庭的修和与团结,尊重差异。
儿童在这些情况中受苦最大。另一方面,教宗问道,若我们把这些父母亲挡在信仰团体生活之外,把他们当作受到绝罚的人,那我们如何劝勉他们教育子女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做子女令人信服及实际践行的信仰表率呢?
中国的天主教友,就如他们经常表达的,愿意与普世教会、与最高牧者、与伯多禄的继承人合一。藉着我们的祈祷,我们能为在中国的教会求得保持至一、至圣和至公,对信理和教会训导保持忠信和坚定不移。
前者会令施予者自鸣得意,令接受者感到羞辱;后者则加强团结互助,为伸张正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他们心急地问:我们怎样能够适应一个不正义横行且受苦的世界?我们怎样回应日益严重的自私与暴力?生命的意义又是为何?
“身为‘恩宠的分施者’,我们不该企图绑住我们仁慈天主的手,霸占珍宝”。教宗敦促众人秉持开放和谦逊的态度,并引用女诗人德布雷尔(MadeleineDelbrêl)的诗句,劝勉人们不可抱持“僵化”的态度。
圣母作为教会的典范,也作为天主之母,在基督信仰中居于安慰者的地位。天主透过祂的教会,透过圣母、圣事与圣言,以母爱照顾祂的子女。
临终者什么是“安乐死”?在希腊语的词源中,“安乐死”一词与“善终”(εὐθάνατος)有关。在古代,这个词与没有痛苦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医生的目标是尽可能确保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