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基督亲自体验的死亡经验,代表了在洗礼中浸入水中再浮出水面的过程,是在基督内复活而进入新生命的象徵。
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深深地体会到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的力量!为修道生活来说,为学日益,益的是什么?益的是我们对天主的了解越来越多。为道日损,损的又是什么?
愿上主今天让我们明白耶稣在福音中教导我们的那份简朴:比起透过剥削劳工而累积的所有财富,以基督之名而给予人的一杯水更为贵重(谷九41)。」
圣地,往往会让人有一种神圣的敬仰,包括圣地的花草水泉,记得前几年发生在若瑟山朝圣地的一件事,据说外地朝圣团的教友们临下山时,不仅拔了很多草回去熬水喝治病,还拔掉了教友们辛辛苦苦栽种的树苗,当作圣地纪念品
最后给玫瑰浇水,我低头把水倒进花盆,碰触到我额头的是一抹淡淡的红,让我不由得放下水桶,仔细打量起来,那是一朵凋谢了的玫瑰花,干瘪的花瓣在晨风中摇摇欲坠,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怎样努力地绽放。
只要我们查一下字典就可知道其中大有问题在:司首先有主持掌管之意,既然是主掌,顺理成章就成了官职名称,殷代有司木,大约是今日的林务局长;司水是今天的水利局长。
回到家,为了减少活动,我把水、药、圣书、报等物品都放在床边,因为每走一步路,疼痛钻心,真是举步维艰。儿子婚后在外地,我没有告诉他,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我不想他为我担心。
第二代人有:高永阶、赵乐水、秦明山等。第三代的兴起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秦明山牵头,队员有高永章、胡文魁、张文珠等,他们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喊牌子。
这些诱惑促使我们在‘背诵’掺了水的福音、没有力度的福音、忽略基督被钉十字架并复活的福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古泉是养育家乡的水源,直到如今,家乡的父老仍然喝着这眼古泉的水,当我来到古泉旁用手捧起泉水品尝时,一缕甘甜柔柔流入心田,真是世上最美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