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渴望分享你的喜乐……人单独不好,人生来就是为了爱与被爱的。而这份爱的本能是从他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伟大奥迹,(1)复活是人的希望和未来,(2)复活与复生的不同,(3)复活的子民。1、复活是人的希望与未来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复活是人生命的新的存在方式。
教宗指出,大圣若瑟「承担起耶稣合法父亲的职责,使之接在叶瑟的树干上,与对达味的许诺相连结」(参阅:撒下七12;编上十七11)。事实上,基督是「正义的苗芽」,是「以色列希望的圆满实现」。
这个信念正是圣保禄宗徒所指明的: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相隔绝?(罗八35)。实际上,他们藉着死亡而进入了圆满的生命。
空墓及放在那里的殓布,本身已表示基督的肉身,因着天主的能力已摆脱了死亡和腐朽的束缚。这些都准备门徒们去与复活的主相遇。
空墓及放在那里的殓布,本身已表示基督的肉身,因着天主的能力已摆脱了死亡和腐朽的束缚。这些都准备门徒们去与复活的主相遇。
孩子们经常用渴望与期待的目光凝视着自己的长辈,并且怀着起伏多变的复杂心理,绞尽脑汁地思索着每位长辈的言行,他们都会将这一切铭记在心,作为将来为人处世的准则。
这种理论把梵二前和梵二后的教会一分为二,仿佛梵二后的教会是全新的,是与之前的教会完全隔截的教会。并且,依据此种理论,梵二精神不限于梵二文献,因为后者是大会期间与保守派妥协的结果。
800年前,亚西西圣方济各与苏丹王在埃及相会。教宗致函他的特使桑德里枢机,叮嘱代他问候埃及全国人民,基督徒和穆斯林。
当天,教宗与各宗教及不同基督教会的青年相聚,并回答青年的提问。教宗的讲话紧扣著梦想这个主题。在青年的见证与提问结束后,五名少女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