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灵的盲目,使人看不见本质,无法注视那赋予生命的爱,久而久之便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直到对人和对善都无动於衷」。「很多诱惑都能让心灵之眼逐渐模糊,目光短浅!
「上主无法容忍虚伪的人,那些戴着面具,口是心非的信仰伪君子。上主无法容忍那些控告和判断他人的人。」然而,基督信仰的特性却是天主与人的拥抱。「物质与精神不再相互对立,而是彼此拥抱」。
缺乏榜样和见证令年轻一代无法「看见神视」,无法制定计划,因为未来造成不安全感、气馁和恐惧。教宗说道:「唯有我们父母的见证能帮助青年提高眼界。
我们社会中的弱小者教导我们如何保持希望,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在这个领域自学成才。教宗延续《圣保禄致得撒洛尼前书》的思想,指出希望若要得到滋养,就不可缺少一个身体,天然的家园,即教会。
众所周知,本笃教宗在最後一次与前来罗马参加枢密会议的枢机们举行会晤时,虽然还无法知道谁将是他的继任人,却先承诺将服从、尊重这位继任人。贝尔格里奥枢机当时也在场,我们大家自然记得那一幕。
然而,面对这一持续升级的威胁,埃及当局迄今无法有效应对。瞄准埃及基督徒是一个冷静、精于算计的策略。IS希望把煽动教派冲突作为肢解埃及的第一步。一旦成功,更将撼动地区稳定。
封闭的心,注重理性的心无法领受惊讶,也无法明白什麽才是基督信仰。因为基督信仰是恩宠,所以只有恩宠才能让我们觉悟,而且能让我们在相逢的惊讶中相遇。
任何事、任何人都无法将这确凿的希望与天主藉耶稣基督赐予我们的爱相隔离。教宗从当天选读的玛窦福音谈起。
我们如果只是「遵守祂的法律」,无法取悦祂。因此,教宗鼓励我们反省,我们是否每天对祂说:「上主,我爱祢!」「爱倘若丢失,基督徒的生命就成了贫瘠的,成了无法实践的道德,不知为何而为的框架」。
这种由意识形态殖民产生的迫害总是如此:摧毁,使一切千篇一律,无法容忍差异。教宗说:文化殖民的道路最终也会使它的信徒遭受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