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论证从意图出发,按照明确的分类,『不信的受洗者』被描述为:仍然像个孩子的受洗者,本人从未认同信仰;以及有意识地背弃并拒绝信仰的受洗者。」
再次翻看当年在信德培训时与乐神父的合影,就想起在合影前,神父的那个“OK”,他对每一位前来合影的人都不拒绝,都笑着说“OK”,完全看不出那是一位教会媒体的大咖。
最后,帕罗林枢机邀请新司铎们“将牧者的仁爱与健康的福传创意相结合”;前去会晤别人,而非等待;接受而非拒绝今日令人不安和复杂的询问,尤其是青年世代的提问。
教宗接著提到耶稣与匝凯的相遇(参阅:路十九1-10),指出「耶稣在遭排斥、被拒绝的人身上,看见了天父那份无法抹去的祝福。此外,耶稣甚至将自己与每个有需要的人视为一体」。
人性就是一个呼求,有时会变成呼号,并常被拒绝。‘灵魂好似一块干旱枯竭的无水天地’(参阅《圣咏》六十三2)。”“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着忧郁、孤独的时刻。
教宗表示,这是“耶稣使命中关键的时刻出现的一幕,那时反对和拒绝在祂身边蔓延。甚至在祂的门徒中,大都不理解祂,离祂而去,其中一位要出卖祂”。
应该感到羞耻的不是妇女,而是社会,因为一个不接纳生命的社会等同于拒绝活下去。子女是民族重生的希望!」接着,罗马主教也为意大利通过了给每个孩子的「单一津贴」表示赞赏。
“拒绝穷人、牺牲那些落在后面的人,这是一种真正的精英主义的动力来源,它以抛弃许多人和许多民族为代价,建立起新的精英阶层。”
2020年,随着修复工作的结束,再次获准在每年8月15日举行弥撒,但普世牧首却拒绝参加,并派遣一个代表团代替他参加。
“接纳耶稣、向祂开放的人就会重生;谁拒绝祂,就将自己封闭在黑暗中,自我毁灭”。“在耶稣面前,我们不可不冷不热,‘脚踏两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