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1900-1995)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卷中,曾对黄伯禄的日月蚀研究作过充分的肯定:自汉初以后,历代史书中都有系统的交食记录。
作为入教的信友来说,显然都有机会接触到代父母这份神圣的职责,他们是代子们初信之时的拐杖,也是日后同升天国时互相的搀扶者。《天主教法典》第872—874条明确了代父母之职责及承受的资格。
当然这些教会遗产应该在修院内、在男女修会的初学院、主教府,以及其他公教圣乐学院受到重视与推崇。而在选择其他的圣乐,教会要求应当顾及歌咏者的能力。
2008-8-7星期四晴泰泽团体编著了一本《当为世界之魂——初世纪基督信徒灵修文选》,将早期东西方共同承认的教父言论选取部分出版,中文已由台湾光启出版。这几天我一直在阅读此书。
(《当为世界之魂——初世纪基督信徒灵修文选》)每一个基督徒战士,都应该从心底是一个隐修士;在战斗之中应该可以容纳孤寂。
12月6日丙年将临期第二主日:“韩老师,好消息,今天托老院有14位老人领洗并初领圣体。”二、建立阅览室,赠阅书藉、报纸平安夜,往往有很多教外人到教堂,以获得心灵的平安和慰藉。
当然,初听起来,人的理智都会认为这些话不近人情,很难接受,这需要我们用信德的心灵去聆听。所以耶稣说:“除非蒙父恩赐的,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教宗继续引用圣雅各伯那段书信说:看,农夫多么忍耐,期待田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获得初雨和最后的雨水为止。你们也应该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的来临已接近了(雅5,7-8)。
然而,今天在许多国家仍有许多地下墓穴,受迫害的基督徒比初世纪时更多。教宗于是从“地下墓穴、受迫害和基督徒”,谈到基督徒的“身份、所在和希望”。
晨星初起,朝雾未退,一个漆黑的身影迈着颤巍巍的脚步进入古老的圣堂,无数次屈膝垂首,怀揣着虔敬的心与那暗中的主侃侃而谈,倾诉着苦难,吐露着心声,真挚的会晤对阅使他历久弥新地经验着深爱着他的那位是如何的广阔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