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子里,听到大夫说:“医院里有几位患病者每去一次教堂回来后状态都非常好而且病情也会减轻,”我没得病之前听说过天主教信仰,但从来都没有留意过,更没有想过去教堂,但此时此刻,医生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耶稣会为响应台湾教会今年的「教友年」,于七月卅一日会祖圣依纳爵庆日,在台北市古亭耶稣圣心堂举办「活出依纳爵来」座谈会,邀请教友嘉宾分享信仰对他们生命造成的转变和抉择,以及生涯追寻的经历。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教友们的信仰学习热情很高,参加人数越来越多,望教友人数不断增加。这次下乡(镇)就有18名慕道者领洗入教。
可贵的是这里面有不少并非是基督徒,这说明一些学者或社会各界对此争论也越来越理性,反思也颇为深刻。过往抵制者中认为圣诞节是洋节,庆祝洋节是对中华文化的侵蚀,是主体性文化丧失后的集体无意识。
(玛6:31-34)在此,耶稣运用比喻的真意,并非是让我们基督徒为了信仰生活,而完全无视物质生活,不去为工作而努力。在这里受到责备的是忧虑,而不是勤奋。
徐锦尧神父在他的《正视人生的信仰》这本书里,为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前行指导总结提炼了以下三部分架构性的指导。1.信仰思想。2.信仰生活。3.信仰团体。
然而,天主给我忍耐和包容,坚持信仰,努力敬爱婆婆和公公。我和婆婆的矛盾主要是因为信仰,其他方面都很好。结婚6年后,那时,家里建了一栋房子,准备搬出去住。
耶稣带来的“火”,就是这样一种更新生命的力量——燃烧罪恶,点燃信仰,催促悔改。这火烧掉我们心中的冷漠、自私与妥协,也点燃我们内心对真理的渴望和行动的勇气。
大田(信仰通讯社)—韩国教会激励各地教会堂区重新发现小型基层基督信仰团体,将他们视为更新信仰与福传的重要工具、在各地的地区宣讲福音。
可是扪心自问,当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利益与原则、亲情和信仰之时,我们又可曾将我们的主放在了首位,将世俗的一切放置在了次要位置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主次就涵盖了好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