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祂所做的第一件事,显然就是为他们祈祷:耶稣在召叫他们之前,花了一个晚上单独祈祷,让内心超脱于世俗所关心之事,聆听天父的旨意(参阅路6:12)。
无论你何时讲话,他都会全身贯注地聆听,慢慢地,就会让你觉得你受到了重视。人们都喜爱他。一个秋日,我和他在自习室里,透过窗户,我看见我们的一位教授正步行穿过花园。于是就说:“我着实不想见到他!”
文告接着指出,传播意味着分享,分享需要聆听与接纳;聆听远比听见意义深刻。实际上,听见指的是接受信息,聆听则指相互交流。
罗哲的同会弟兄查尔·尤金(CharlEugene)8月16日接受本台采访,谈及罗哲修士聆听青年的态度,说道:答:我认为,或许他生命中最有力的话便是修和、和平与共融。
面对这种情况,“童贞圣母邀请你们:你们要聆听!”教宗又提出一连串问题:“我们该当聆听什么?向我们说话的声音谈的都是负面事物吗?那些声音向我们兜售容易实行的解决方案,或是向我们提出妥协解决的门道?
病人本身总比疾病更为重要,也因此,没有任何诊疗方法可以不去聆听病人,不聆听他们的病历、焦虑和恐惧。就算病人药石罔效,关怀总是需要的,总是要去安慰、总是能借着亲临关怀来使人觉得关心胜过疾病。
我们不应让圣言落在耳后;如果我们无法常常参与弥撒,就要每天诵读当天的读经,亦可藉由因特网阅读。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财富处处可见,赤贫也悄悄增长;穷人的呼喊在那里很少得到聆听;基督在那里不断地召叫,要求我们爱祂和服事祂,向我们需要帮助的兄弟姐妹伸出援手。
我们需要去聆听它们的诉求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拉近我们与天主之间的距离,然后再选择是否回应它们的需求。如果是无理取闹的无所谓之事,任凭它们喋喋不休,不搭理就是了,它们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12世纪时的一位神学家把此三个十字圣号视为对读者及听者一种劝告和期许:但愿我们准备好为天主的福音勇敢站出来,不要隐藏身为基督徒的身份使命,要用我们的口去宣讲,也要把听到的圣言忠信地保存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