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基督徒,对于我们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面对痛苦的事情时,首先要清楚痛苦是来自哪里?他是属于基督的真十字架,还是我们自身的假十字架。他是我们的罪恶、过错所致,还是别人的过犯。
不再集中体现教会漫长历史进程中充斥的殉道。并可以从中发现,教会为什么从不抱怨、从未组织过抵制殉道的示威抗议,而是一如既往地将殉道者视为胜利者,因为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历史长河中分担了耶稣救赎的受难。
当天是罗马教会初期殉道烈士纪念日,教宗邀请在场信友们为那些仍因信仰付出高昂代价的基督徒祈祷。教宗表示,慈悲有眼看见,有耳听到,有手提供救助。谈慈悲是一回事,活出慈悲却是另一回事。
做基督徒绝不是机械式地学习小册子或某些概念,而意味着结出传递信德的果实,一如母亲教会那样,诞生信德中的子女。教宗说:传递信德的途径是这样的:传播我们所领受的。基督徒所面临的挑战正是结出信德传递的果实。
在伊拉克基督徒处境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圣座东方教会部部长桑德里枢机8月8日发表呼吁:要求公民社会、政府当局和国际组织立即采取人道主义行动,尽一切可能停止基督徒,尤其是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基督徒被迫迁徙的现象。
一批穆斯林男子绑架了一名14岁基督徒女孩,把她从家里用枪威胁下掳走,有其它人在场。事件发生在8月17日,在旁遮普省一个市内的住宅。
圣殿主任司铎热罗尼莫·雷耶斯(GeronimoReyes)蒙席说,庆典是一个良机去反省自己的生命及圣李乐伦的殉道事绩。他说:圣人在殉道前,行刑者曾问他是否想活着,与家人一起。
在教宗的意识里:穿越信德之门(宗14:27),就意味着人心被恩宠重新塑造,因此,基督徒就踏上了一条终身信仰的旅程。这个旅程由我们宣称天主为父的洗礼开启,由此将基督徒的一生展现为:一个信仰宣认。
◆我们基督徒的一生,能不能达到无怨无悔?
今天五月六日,印度全印基督教理事会在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斯瓦尔市举行非暴力绝食示威,抗议奥里萨邦继续歧视、迫害基督徒;要求就军方涉嫌二OO八年暴力迫害事件展开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