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陪爸爸去北京看病时,给妹妹们留的便条是这样写的:妹:明天我就要陪爸去北京看病了,结果怎样还不知道,本来有些话想当面对你们说,可又担心妈妈听到后会伤心,所以只好夜里给你们写出来,希望明天早晨起来你们能看到
这些宣讲,因天主圣神的启示由圣史们写成书的叫“圣经”。未写进“圣经”内,由口头传下来部分叫“圣传”)。就是说:耶稣所说的话,所行的事,并未完全记录在圣经内,而还有口传的真理———圣传。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查阅到了相关郎怀仁主教的一些资料,发现这位对天主负责的,完全地投顺和献身的伟大的布道者,真正做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笔者也终于可将此稿寄出了——王修女曾再三叮嘱,生前不要为她写什么。
也许事隔一年,大家都忘了这事,更忘了写过了什么,承诺了什么,祈求了什么。然而,这一年的经历却是真真实实的发生了,一切都历历在目。打开天主的回信,信中字字恳切,句句有安慰,很多人哭了。
一次李大哥的父母回农村看望重病的奶奶时,一走就是七天,母亲不但给他做每日三餐,还督促他认真写作业,晚上怕孩子害怕,干脆过来陪伴,夜间会起来查看被子是否盖好。
记得第一次写稿子被刊登时,收到了信德和几本书籍。要知道,在十几年前,那些书籍是教友们眼中的“稀罕物”。就因为那个大大的装着信德丛书的牛皮纸信封,我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堂区的新闻人物。
我知道这是圣母来安慰我,遂在日记上写下了这美好的感受。这是我通过念玫瑰经和圣母相遇的一次毕生难忘的经验。
三十年前,若望保禄二世便写说:“当代人的处境似乎远离道德秩序客观的要求,远离正义、甚至远离社会爱德的要求。人越来越成为东西的奴隶,成为经济体系的奴隶,成为生产的奴隶,成为他自己所生产的东西的奴隶。
有一个小朋友用葡语问我的名字,然后将其写在他做的小纸人上送给我,我分外喜欢这份小礼物,弥足珍贵。2008-8-13星期三晴今天得到两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