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服从承行主旨”及“治愈修和天国临在”分主题进行默想祈祷,分享交流了如何在牧职生涯中效法圣母玛利亚的坚韧与慈爱及善度顺境、逆境,如何在孤独中寻求天主的启迪与陪伴,以及如何在耶稣的慈悲与治愈下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沈斌主教鼓励大家效法圣母“默存心中,反复思想”的态度,在工作中保持一颗安静的心,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静下来,以默观的态度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守住内心的平安与喜乐,努力在工作生活中成为他人的光亮和祝福。
我内心感受到脆弱中隐藏的‘祝福’,因为正是在这些时刻,我们学会了要更加信赖上主;与此同时,我感谢天主,因为祂赐予我机会在身体和精神上与许多病患和受苦者的状况相同。
人们受到触动,内心感动,纷纷走上舞台,一起歌唱、赞美天主。9点整,当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陈必神父怀抱着圣婴,在“天使们”的簇拥下来到圣殿,向圣婴敬香、祈祷。
全场起立歌唱《美丽的五月》,礼赞天主是爱以及带给人们内心永恒的安宁,恰如深圳移民城市的多元特质,在音乐中实现精神共鸣。
“他们寻求生命更圆满的意义,渴求正义,内心渴望永生”。即使庄稼多而工人少,“在上主撒播的田地里工作”的少数人,也“能以耶稣的目光”识别那已成熟待收割的好麦子。
虽然手头拮据,但是,青少年圣召的不断增多,是我内心最大的欣慰。记得有位主教给我说过,若是一位神父一生都没有培养出一位司铎,那他的神父使命就是一个失败。早年我在山东传教时,就积极地宣传圣召,培养圣召。
现在像有一种声音告诉自己,也要洁净内心的网,使自己重新振作,要清晰什么是更有价值,不再使这网负荷过重,以至不能有一个豁达的胸襟。
如果我们内心充满爱,我们看他人也会很可爱。天主就是爱,因此他永远爱我们,他看我们总是非常可爱的。我们的内心爱越多,看其他人就越可爱。让我们也试图使自己的内心充满爱,且满而溢。
希望和信心美国德裔神学家普勒·泰利奇(PaulTillich)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时间和地点的差距越来越小,但人内心的孤寂却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