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数码时代的人同原始人一样,只有在天主内才找到生命的意义
2011-05-12

教宗强调,因其宗教本性自然会寻找他的造物主。尽管曾有人预言宗教总有一天会消失,今天的人对灵性仍有新的需求。对天主的渴求已铭刻在的心中,因为人是由天主及为天主而受造。

罗马:教宗会见巴西的主教们
2010-09-26

宽恕的真实有效一旦得不到承认,便企图罪过中解脱出来。然而,的内心知道这种自由不是真实的,而且罪恶是存在的,我们就是罪人。教宗也提到心理学的一些潮流主张消除的内咎感。

教宗退省 聆听的头三篇默想道理:不可见的世界、皈依、基督信仰的死亡意义
2007-02-28

比菲枢机主教说:的本性很难了解一个不可见的世界的存在,可是以偏见来排除有个目前见不到的未来世界的存在,这是不合乎理性的。不是无所不知的,不能奢想界定那肉眼见不到、手也摸不着的事物。

剥下闪电教的假面具
2003-09-10

现已查明,他们并不是什么“望教者”,只是以此为招牌来骗取教友的,这些属于一个新兴教派,名曰“东方闪电派”———地地道道的新异端。

梵蒂冈:教宗公开接见:“家庭精神”为教会是一份宪章
2015-10-08

与人的关系缺乏人性,而人性正是家庭使每个成员在不计较得失的爱中彼此扶持的基础。

青蛙效应
2007-02-02

罪恶对的引诱往往是从小到大,给人不知不觉之感。即起初并不敏感,认为没什么,当犯了大错方悔之晚矣。对罪恶,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喜爱罪恶,因为罪恶的诱惑力强,罪恶能满足的私欲。

如何善待生活(一)
2017-08-09

咿呀学语的孩子到满头白发的老人,满腔热血的青年到孤独衰老的病躯,这期间,要走过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要经历怎样的人生沧桑和世态炎凉。

《圣经》——文字福传的源泉
2008-12-22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功能是化,即教化,塑造人,陶冶

教宗:不祈祷的神学家,是令人作呕的自恋狂
2014-04-11

教宗勉励他们说:愿你们所拥有的是的学问,而非实验室的学问。这三所大学均由耶稣会管理。  

由“不完美”想到的
2012-01-31

个中原因当然很多,但似乎有一条是大部分都认定的教会的不完美。我认识一位修士,临一年就毕业了,忽然卷起铺盖离开修院,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惋惜,当然也有理解者,认为做个好教友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