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样节省时间,也更卫生些……我真的无言了,难道神父送的不是圣体而是疾病吗?关于这一点,在《弥撒总论》上有严格规定:信友不得擅取圣体或圣爵,更不可把圣体和圣爵互相传递。
在每日丢弃许多顿食物和药品的世界上,居然有儿童为饥饿和容易治好的疾病而白白地哭泣。在声称保护未成年人的时代,居然用沦为奴隶的童工包装的产品做交易。他们的哭泣被窒息:必须奋斗,必须工作,不能哭泣!
应该向天主感恩,庆幸你还活着;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家务,切莫厌烦愁虑,应该向天主感恩,庆幸你还有健壮的体力能够胜任;面对连续不断的繁重劳作,不必退避畏缩,应该向天主感恩,庆幸你还没有失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灾难
5受背痛折磨教宗21岁时,因为囊肿引发严重肺部感染,进而切除右肺上半部,还好未引发更多疾病。然而教宗却饱受坐骨神经痛之苦,他曾坐著接受访问时疼痛难耐,他希望这种痛「不要发生在别人身上」。
随后,由金春路神父与孙文正神父主礼,举行感恩圣祭,把每一对夫妇及家庭奉献于天主台前,并降福每一个家庭平安与喜乐;弥撒中,夫妇们面对面、手牵手,在天主面前,重发婚配誓愿:无论贫穷富贵,疾病健康,永远在一起
你在结婚之前给过妻子这样的应许: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永远爱她。这就是考验你承诺的时候。
你在结婚之前给过妻子这样的应许: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永远爱她。这就是考验你承诺的时候。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肉身,这个肉身到了一定的年龄,老了就要死了,或者是由于疾病和灾祸而突然死亡。死亡谁也逃避不了,这是铁的规律。但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非但不怕死,反而应天天准备死亡。这又怎么理解呢?
教宗本笃十六世谈到若望保禄二世1984年发布的《论使人得救的痛苦》劝谕如何阐明基督信仰面对无法理喻的疾病及痛苦时的态度。
谈到教会内也需要提出有关天主的问题时,教宗说:基督信徒不是住在遥远的星球上,不受俗世‘疾病’的传染,他们也分担时代的思想混乱、迷失方向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