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礼仪在8月6日庆祝耶稣显圣容瞻礼。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要理讲授中谈到这个瞻礼说,它邀请我们用天主的眼光看现世的事物。用光明的眼光看黑暗,要求我们必须上到高处,才能有天主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变迁。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讲述上主许诺赐给祂的子民安慰(卅五1-10)。教宗对此证实说:「上主来是为了安慰我们。」诚如圣依纳爵所言,我们要「默观基督的安慰者角色」,视之为朋友间的安慰。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到耶稣与患血漏妇人的相遇,指出耶稣拯救被社会丢弃的人,释放他们,重新赋予他们尊严。教宗提醒基督徒摒弃受到偏见影响的女性观。
教宗方济各4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谈及天主所许诺的永恒福乐,指出天堂不是一个无聊的地方,而是与耶稣的相遇。当天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载了圣保禄在安提约基雅犹太会堂的讲话。
在这之后,教宗非常简要提到两件事;第一件是当天教会纪念圣大雅各伯宗徒,教宗说这位宗徒为了跟随耶稣而离开了父亲,放弃了捕鱼的工作,并为了耶稣的缘故成了十二位宗徒中首先为主舍身致命者。
从那头陪伴亚巴郎、依撒格上山作祭献的驴到《户籍纪》中向巴郎说话的驴;从白冷郊外那个寒冷的晚上,在山洞里为新生的婴儿哈气取暖的驴到耶稣骑驴进都城。驴子娓娓动听地述说:“当听到‘贺三纳!以色列君王!’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新约中描述的耶稣受难日与地质线索以及天文数据有关,时间为公元33年4月3日,在这一天,圣经中记载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科学家认为圣经中描述的自然事件可能存在神秘的寓意。
教宗方济各4月3日复活八日庆期第四天在他居住的圣玛尔大之家主持了弥撒圣祭,圣玛尔大之家的职员参加了礼仪。教宗在简短讲道中,讲解了两位门徒前往厄玛乌村庄时遇到的事迹。
服从天主意味着聆听祂的声音,就如伯多禄那样,向法利塞人和经师说:我做耶稣叫我做的事,而不是做你们叫我做的事。教宗方济各继续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一些不是来自耶稣、来自天主的事。
二、若瑟被召解梦问3:是谁提议把若瑟带来解梦的?答:是司酒长,他回忆起自己曾在狱中因梦得到若瑟准确的解释而获释的事。问4:若瑟是如何回应法郎的请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