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光束,金灿灿的,透过玻璃窗,照射在圣堂里、跪凳上,还有那十四处苦路圣像上,和圣堂正中处悬挂的十字架上的耶稣圣像身上,此时的圣堂像天堂一样金碧辉煌、无比温馨。
创18:20-32;咏138:1-3,6-8;哥2:12-14;路11:1-13祈祷是人的基本渴望与生命的方法,在祈祷中人醒悟而与主同行,寻求天主的旨意,善尽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责任。
天主子耶稣基督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天主对人内心渴望的预许,更是天主的生命,是天主自己;这是完全超出犹太人的传统和期望的。所以,有很多犹太人不敢接受。
周五下午三点公拜苦路,这次与往年不同的是,教堂做了一个大木十字架,由于太大太沉,只能两个人扛着,神父和教友轮流扛着大木十字架在每一处前,亲身体验主耶稣走苦路的艰难。
曾听人说:人生就好比一条道路,这条路或长、或短,或充满希望、神奇,或充满艰难险阻,或平坦广阔,或沟沟坎坎。
是路太远吗?十几里路,能算得上远么?如果儿女在千里之外,想看望的时候,不是也能去得了?如果想去百里外的市里,不也说去就去了吗?是瞻礼太频繁么?一年大瞻礼有几个?远比不上一年参加朋友亲戚的婚礼次数。
修会会士在教会中尤其蒙召做先知,见证耶稣在世是如何生活的,宣讲完美的天国是怎样的。一个会士总不该放弃说先知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教会的圣统部分作对,即使说先知话的职责与圣统结构有所不同。
这个时代的迁徙者像每一个时代的迁徙者一样,我们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同样的影像──活生生的天主子民,在人生的路途上走向永恒的家乡。
这些热心敬礼环绕着教会的圣事生活,包括敬礼圣髑、拜访圣堂、朝圣、各式敬礼游行、拜苦路、念玫瑰经及佩戴圣牌等(cf.教理1674)。朝圣是宗教或灵性生活中寻觅灵性意义的过程,而不是一般旅游观光或看风景。
我们知道,若瑟是一位卑微的木匠(参阅:玛13:55),与玛利亚订了婚(参阅:玛1:18;路1:27);他是一位「义人」(玛1:19),随时准备履行上主透过法律(参阅:路2:22,27,39)和四个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