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向复活节的四旬期之旅中,让我们记得「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8)的那一位。
他不仅在自己患癌之后仍以极平和的心态到处演讲,阐明人对死亡应有的正确认识,并在临终前提早录制了告别道理,嘱咐丧礼从简,只要一根蜡烛、一个十字架、一本圣经及一副穷人用的棺材,谢绝挽联鲜花,坚持一辈子穷到底
在这里服务的修女们也曾被父母捧在掌心中,但当她们发愿决定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主的那一刻,就跟过去的自己作了告别,一生都在主的引领之下。
一放寒假,我便告别妻子,背起行囊踏上北去的列车,奔向了那魂牵梦萦的故乡——北大荒。临近年根儿,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包豆包儿、蒸年糕,屯里处处都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儿。
这天下午四点,教宗将告别贝宁,搭乘专机返回罗马。我们都知道教宗本笃十六世非洲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全非洲颁布第二届非洲主教特别会议的结束文献非洲的服务恩典劝谕。
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提前纪念了他的死亡与复活,他在告别朋友的那次宴席上对死亡的临近已有感觉。教宗就这一主题解释说:耶稣知道他的生命要被十字架的酷刑夺去,这是没有自由的人遭受的死刑。
耶稣带来的平安是祂向门徒们告别时曾许下的救恩,祂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
我们为以前的传教士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告别亲人、克服种种困难而感到震惊;更为今天我们自己的信仰冷淡而感到羞耻。难道社会真的变了吗?天地要过去,但是我的话决不会过去。
苏神父,一位大忙人,却如此平易近人,乃至于我在那天告别时,一改见面时的拘束而开玩笑地对他说:神父,你是我所见的人中,耳朵最大的一位。天主一定给了你好福气啰!他笑着说:是呀,我一生蒙恩,感谢天主!
何先生与沉睡的女儿做最后的告别。刘毅/摄阅毕,我感动至深,不仅对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深感同情,更被她伟大的遗愿——把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