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钱对那些富裕人来说不足为道,但对于一个将儿女们给的零花钱积攒下奉献出的老人而言,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教宗接着谈到家庭、穷人和扞卫生命的议题。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效法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而非那两个不顾垂死伤患的司祭和肋未人(参阅:路十30-37)。「上主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有提供救援的义务,但他们两人却绕开伤患,没有停下脚步」。
穷人和受压迫者的呼喊立刻得到天主的回应。天主愿意介入,使人类重新获得自由的未来和希望的前景。接着,教宗举出了中东天主教会所面对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达到共融。
这位真福深知,福传者必须「对一切人成为一切」(参阅:格前九19-22)。因此,他「学会当时刚摆脱奴隶身份的人的语言,用简浅易懂的话语教导他们救恩的喜讯」。
教宗追忆圣安多尼的芳表,赞许他「与家庭、穷人和经济拮据的人共患难,对真理和正义充满热忱」。但愿这位圣人的榜样「今天依然能激励许多人慷慨地奉献自己,以示弟兄友爱」。
母佑会这次修会大会的主题是:“在当代世界做有生命力的团体”,教宗表示,“成为有生命力的团体”是这个修会的修女们尤其在为穷人和青年服务中必须不断做出的承诺”。
这个人身体力行耶稣的要求:照顾悲惨处境中最弱小的人。这封信寄托著莫大伤痛,我读信时深受触动,因为我说出:『上主,我们看见祢持续在启发天国的真正价值观。』」
西蒙来自吉普赛家庭,他讲述了自己居无定所的生活细节;尤金是喀麦隆人,他与坐在他面前的教宗分享了自己横渡地中海到达兰佩杜萨岛的故事。他提到,这是一段危机四伏的旅程,而他在向圣母的祈祷中找到了勇气。
这种在人手上的互通有无、彼此接济的方式,意大利天主教称之为“信德的赠礼”(fideidonum)。安德肋•圣托罗神父就是在这种互相关怀济助的精神下,志愿前往土耳其照顾当地的教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