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城(信仰通讯社)—二O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教宗方济各宣布正式成立苏尔坦贝特教区(印度喀拉拉邦),将这一地区从哥印拜陀教区和科泽克德教区分离,隶属于维拉坡利总主教区。
由于下雨,山高路滑,弥撒在山下的若瑟堂内举行,教友们或排着长队朝拜十字架、亲吻耶稣五伤;或双手合十,向主献上各自的忏悔与祈祷;还有一些志愿者,忙着跑前跑后搬运凳子。
姚景星神父译著颇丰,先后翻译了《爱的呼声》、《退思恳言》、《小牧童》、《圣母小故事》、《圣龛中的呼声》等脍炙人口的教会圣书;还出版了《上海教区神职人员手册》、《铎修准则》、《申尔福》、《苦路集》等著作。
8月2日,青山教友热心拜着苦路登上了磨子山山顶,恭敬地参与了数十位神长共祭的大礼弥撒。
在走“日常生活中的苦路”时,教宗表示,没有他人的协助“我们无法走的更远”,即使起初我们可能有基勒乃人同样的想法,“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是我?’
后来他虽然很少提及这段生活,但从其支言片语和侧面,我们不难想象,其间他受了不少罪,吃了很多苦,参加了很重,很脏的劳动,养了好几年猪,后来由于表现好,才改作会计工作。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白吉太在老家待了几个月,教堂里供奉着圣体,虽然是老教友,他却不明白拜圣体到底有何含义,于是,他跟着教友们生平第一次拜圣体,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感到十分无聊。
他和爱人在耶稣苦像前孩子般放声大哭,他们虽然不知前面是什么路,但是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天主。领洗后她的病情虽不稳定,但情绪安定,不再哭喊要死了。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带著伯多禄、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祷,正当祂祈祷时,祂的面容改变,祂的衣服洁白发光(路九28-36)。
四年前,在我服务的教堂,每主日弥撒中都有一位很特别的教友如期而至来参与弥撒。从神父的口中,我才得知她是一位越南的女教友,被人以特殊的方式带到了这边的农村,成为一位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