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查考它的起源的话,我们会发现,它和印度教有关系。所以值得我们谨慎小心。
教宗首先援引圣保禄宗徒对格林多信友说的话,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格前十二26),借以强调众人分担受害者的痛苦,因为许多无辜者受到的伤害乃是一道升到高天的哀诉,而且长久以来受到忽视、隐瞒或予以缄默
在荡子的比喻中,父亲给长子也说了同样的话(路15:31)。“父亲”一词是要我们知道,如实地去这样生活,是一种邀请。从此,那种标志着人类罪恶的开始而妄想从罪恶中解脱出来的困惑,变成了现实。
搞庆节活动是应该的,安排在圣堂内的圣体面前搞,没有把圣体移开这是有亵渎圣体之感,也是侵占了教友和天主说话,向天主念经祈祷倾诉衷情的时间和圣所,是极大地伤害了教友们的心,如果耶稣就站在面前的话,一定会指责说
这位妇女以敌视的眼光斜视对方,默不作声;第二位路过的青年问了同样的话,这位妇女以怀疑的眼光看着对方,心想是不是图谋不轨;第三位路过的青年也问了同样的话,妇女的眼神稍有舒展。
因此,教宗说,必须使天主的话重新在欧洲天空下发出回响。必须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的静默中、在兄弟友爱和各种困难中,明白天主的话。教宗说:欧洲必须向天主开放自己,不要害怕与天主相会。
弥撒结束时,我忽然发现了小姨和姨父,我和大姐忙去和他们握手,一肚子的话不知从哪里说起,我们都流下了眼泪。相视良久,还是大姐先开了口:感激吾主的召叫,我们能在主前相遇,真是莫大的荣幸!
“耶稣日后对玛利亚的称赞,不仅因为她是自己的母亲,更是由于她对天主的服从:‘那听天主的话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十一28)。
其实,圣史马尔谷在这里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了耶稣宣讲的核心内容。福音就是耶稣,耶稣就是福音的全部,耶稣说的话、做的事、给予的一切教导就是福音。“信从福音吧!”
从耶稣的话中,便可以推想到当时一般犹太人的慕道心情。圣殿除长廊之外,也有小房间可供小组使用,不过为数不多。耶稣当时在何处听讲,圣经没有注明。何处听讲不重要,只要耶稣听讲是事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