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教友伊雷恩.厄玛奴耳(IreenEmmanuel)获选参加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妇女会议,她为此兴奋不已。
宗徒们团聚在最后晚餐厅,那时从厄玛乌来的两个门徒给他们报告与耶稣相会的情况。当他们表达他们喜乐的经验时,复活的主显现给整个团体。耶稣来到时他们正在分享与他相会的情景。
(《每日颂祷》,复活主日诵读,对经一)亲爱的兄弟姐妹:我以每日颂祷中的这句话,向你们宣报复活,这句话让我们回忆古代以色列子民在越过红海后所唱的赞美诗歌。
这本书写道,“他是来自意大利电脑极客,喜欢超级英雄和电子游戏,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创建了一个关于圣体奇迹展览的网站,不幸,2006年因白血病去世。”您能猜出他是谁吗?
藉着耶稣我们得因信德进入了现今所站立的这恩宠中,并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荣而欢跃。……望德不叫人蒙羞,因为天主的爱,藉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五1~2、5)。
他在要理讲授中解释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意义,并呼吁信友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好能善度复活节。逾越节三日庆典从圣周四纪念主的最後晚餐的礼仪开始到复活节前夕。
而这幅画中的鱼,并非来自市场上的渔贩子之手,也不是钓客友人所赠送,而是他在梦中见到的那一条鱼。
例如,耶稣称厄玛乌门徒为无知的人,这种表达方式虽不是赞美,却不像斯德望说的那样强硬。厄玛乌门徒不明白,因为他们胆怯,不想节外生枝;虽然他们害怕,但他们是好人,向真理开放。
举例而言:厄里亚召叫正在耕田的厄里叟放下一切,跟着他事奉上主,厄里叟说:「请你让我先回去和我的父母吻别,然後来跟随你」,厄里亚回答道:「你去吧!要再回来!」
当天的福音记述复活主显现给厄玛乌的两位门徒(路廿四13-35),教宗指出,如果我们停止“沿著以自我为中心的轨道运行”,接受那只有与天主相遇才能产生转变的步调,从悲伤过渡到喜乐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