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汉思教授(亦译汉斯孔)早年成名,33岁就获聘为德国天主教神学係四大名校之一的蒂宾根天主教神学系教授,对于当代天主教神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卡尔·拉内、拉辛格等获邀作为梵二大公会议的教父,为天主教会在当代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擘画蓝图
自1960年代梵二大公会议以来,许多女修会放弃了传统习俗,转而采用更简洁方便的裙子和背心,或佩戴代表该修会的标志的世俗服装。
1962年,他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梵二大公会议的开幕会议。隔年,他被任命为其中一位“专家”。皮罗尼奥神父于1964年晋牧,在不同教区履行他的牧职。
教宗开始他的讲话说:“在将临期间,闪耀着无染原罪玛利亚这颗明星,这颗明星是可靠的希望和安慰的标记(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68)。
教宗于去年7月颁布法令允许天主教司铎,使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65)以前的礼仪和礼节举行弥撒和施行圣事,作为「罗马礼仪的特殊形式」。
教宗首先引述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宪章》的教导,提醒教会的性质是“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1号),而且向不同文化的世界更清楚及更具说服力地显示共融使命的奥迹
教宗重引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来强调教会是与天主紧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团结的记号和工具。教宗说:为此,基督信徒达到主所期望的成为一体非常重要,即使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并因而有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在梵二大公会议召开60年后,如今仍在对‘进步者’和‘保守者’之间的划分进行辩论,而重要的区别则在于‘出自热爱’还是‘遵行惯例’。这才是不同之处。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行走”。(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梵二大公会议指出,凡是遵循良知、真诚寻求天主的人,也能获得永生。
教宗问候信众(@VaticanMedia)同道偕行的实验室圣事性和天主子民的模范性,是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学的核心概念,也是2024年世界主教会议《最后文件》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