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乃是滋生一切恶的命线,在暗中为罪过输送养分。由於冷漠,他人对你而言好似不存在、微不足道、一文不值、什麽都不是。
我们不可失望,却应继续不断地坚信善必定战胜恶,上主定会擦乾每个人的眼泪,解除我们的一切恐惧。教宗最後表示,流亡的以色列子民返回新的耶路撒冷也是对一颗忏悔的心予以安慰的重大徵兆。
倘若恶的奥秘深似大海,天主的爱则无边无际。天主的爱穿越耶稣,直达墓穴和阴府,承受并解救我们的一切苦难,在黑暗的地方带来光明,死亡的地方带来生命,仇视的地方带来爱。
教宗评论道:历史教导我们,骄傲、追名逐利、虚荣、炫耀是导致许多恶的原因。耶稣教训我们应该选择末席,也就是不自大、不张扬,即谦卑行事。
实际上,慈悲就是投身於存在恶、存在疾病、存在饥饿、存在许多人遭受剥削的境地。此外,人的慈悲若不能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上,就算不上慈悲。
分辨不仅是选择善与恶,也是选择善与更善,在善行与认同耶稣之间作出选择。
在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中,天主谴责伪善人虚假的虔诚:他们一面守斋,一面苦心经营自己的生意,压迫工人,争吵不休,「以恶拳打人」,作出许多不义之举,从事「肮脏的生意」。
因此,我们需要有远离恶罪的勇气;我们应该谦卑,好能学会行善且把善行落实於具体的行动。例如:寻求正义,责斥压迫人的人,为孤儿伸冤,为寡妇辩护。这些都是具体的事。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阐明,宽恕并不否认所受的委屈,而是承认,人始终比他所犯的恶更大,因为他是按照天主肖像受造的。主日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回答伯多禄提出的问题。
如同我说过的,夫妻有时为了避免更大的恶,不得不分开,但是天主的肖像却不是新闻。而这是婚姻的美好,是天主的肖像和模样;这是我们基督徒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