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禄深深地体会到:“原来十字架的道理,为丧亡的人是愚妄,为我们得救的人,却是天主的德能。”
每位司铎由于他的先知角色,有严格的责任宣讲“生活的天主及他为了众人的得救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参第前1:9-10;格前1:18-21)。
他向周围的人群宣讲耶稣是谁;耶稣的使命;天主是全世界人的救世主;人生的意义;人怎样才能得救等道理。好多人向他索要教会的书籍看,他就把教会的报纸、书籍、《圣经》拿给他们看。
因为天主派遣他的圣子到世上来,不是为了审判世界,而是使世界因他而得救”(若3:16-17)。
由于此种希望,基督徒知道他们的生命不会归于虚无(《在希望中得救》,第2号),因而能够喜乐,能够在困苦中坚忍(罗12:12),能够接受当下,并认真地在当下过活(《真理的合作者》,2月8日)。(全文完)
但在我们教会,即使一个人过去有再多的斑斑劣迹,只要他在天主面前真心诚意地悔改,哪怕是在临死前的瞬间,他的灵魂也可能得救。
即使传教士的头脑心中有最美好的品质,即使满腹经纶教义,但这些品质不与简单而圣善的生活相结合,为人们的得救就甚少或者毫无用处,而且对自己及他人常常有害。
近代的传教士,也是弃富甘贫背井离乡远涉重洋饱经风霜为不认识基督的人传扬福音,恰如伯多禄所说的:“并不是为他们自己”(伯前一12),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救、获得永生。
党主教在弥撒讲道时强调两点:一是要有圣保禄宗徒一样的热火,吸引更多的人认识福音真理,以获得救恩。二是在福传时继续发扬朴素的作风,接近贫穷可怜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基督爱的力量,从而皈依基督。
我们奉献一生,却为追求永生,虽然纵浪尘世,却是为了大众的出世得救。 生活中有喜有惧,喜的是:这人生的赛跑能跑到终点,对天主的信仰持守不渝;惧的是:高堂明镜空白发,让天主的恩宠白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