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在张光宇的《拉萨的月亮》中记述拉萨每年都有一个活动,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
她为穷人奉献一生,1950年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79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很多电影和纪录片都以她为主角,或受到她的生平所启发。
你们要透过你们的倡议、计划和行动,让人看到一个『与穷人同在并为穷人服务的贫穷教会』,一个『走出去』接近受苦者和边缘人的教会」。
门徒们见状,非常不满,认为这瓶香液原可卖得许多钱,用以施舍穷人。耶稣却回答他们说: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至於我,你们却不常有。米凯利尼神父表示,避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现代紧张忙碌的生活中。
这是一项为穷人,尤其是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的免费服务,他们可以在此清洗、烘乾,以及熨烫自己的衣服。这项创举源自教宗的号召,对慈悲禧年所获得的恩典作出具体回应。
一个国家倘若有「许多穷人、负债的家庭、严重罪行的受害者和贪腐者」,就无法规划「可靠的经济复苏」。
阿尤索主教谈及穷人、边缘群体、遭受侵犯和暴力的受害者每天必须面对日常考验,呼吁印度教徒和基督徒在这令人不安的情况下,一同致力于捍卫、保护和帮助他们。
教宗说:「你如果仔细观察穷人,会发现穷人欢庆的能力相当惊人。即使在最艰辛贫困的境遇里,他们也没有丢失喜乐。这点令我深受感动。
澳门明爱为响应四旬期爱德运动,以唤起大众对贫穷问题的关注,透过举办素善宴,进食清淡简朴的素食,从而唤醒市民对贫困者和健康饮食的关注,伸出关怀之手,献出仁爱之心。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举动,标志着教宗关注社交网络,视之为分享个人生活及信仰经验的场所。今天,在教宗方济各的时代,教宗九种语言的推特帐户已经有2500万名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