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伯多禄前书》,提及对基督徒的迫害有如「烈火」一般(四7-13)。教宗解释道,迫害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是「真福八端的一端」;耶稣之所以受迫害,就是「因为祂忠於天父」。
教宗方济各强调:传教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任务,而是所有基督徒的任务,包括儿童在内。你们不要害怕,因为天主的仁慈将改变个人及整个民族的历史。
在祈祷中,加色丁礼信徒诵唱了初期基督宗教加色丁礼殉道赞歌。教宗为不公正和强权下的受害者祈祷,祈求上主让他们能从仇恨、自私自利和死亡文化中得到释放。
圣座即将册封95位新真福,他们是西班牙1936年内战中为信仰而殉道的神父、修女、和平信徒。教宗方济各已授权圣座封圣部颁布相关谕令,表扬他们殉道和英勇的美德。
教宗着重指出:要理教员是把对基督的记忆用于宣讲工作上的基督徒;不要炫耀、夸奖自己,而要宣讲天主,宣讲祂的爱,祂的忠信。弥撒结束前,教宗与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一起诵念三钟经。
“从宗教交谈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这是正在香港举行的基督宗教与道教国际论坛的主题。这次会议由圣座宗教交谈部、天主教香港教区、香港道教联合会共同举办,来自全亚洲和几个欧洲
25年前的1月25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为基督徒合一祈祷周举行闭幕礼仪时,宣布萨洁笃修女为真福。这位意大利熙笃女隐修会修女为了基督徒的合一,将自己的生命奉献了出来,她于1939年去世。
教会不断册封上个世纪30年代在西班牙宗教迫害期间殉道的人为真福,这意味着什麽呢?
库曼斯(信仰通讯社)—圣安东尼院长出生地,埃及中部本尼苏韦夫省,原名科马的库曼斯市已经不见了基督徒的踪迹。公元后二五一年,基督信仰隐修创始人圣安东尼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富裕家庭。
耶路撒冷的初期基督徒团体原是生活在平安与爱内,但在圣斯德望殉道后,那里便爆发了暴力迫害基督徒的事件。教宗说:爱德的平安和迫害多少是教会生活的模式。在历史中总是这样,因为这是耶稣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