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者若翰在他的宣讲中也使用依撒意亚的话号召人们悔改。他这样说:在旷野里有呼号者的声音:你们该当预备上主的道路(玛三3)。若翰在似乎没有任何人能听到的地方呼号,因为人们因信仰危机而变得迷惘。
他劝人悔改,给人施洗,是宣讲者和洗者,但他清楚表明:‘在我以後要来的那一位比我更强,更大,我连提祂的鞋也不配,祂要以圣神及火洗你们’(玛三11)。
天主派他去边缘地区,去尼尼微,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向城里的居民宣讲悔改。在当时,尼尼微对於以色列人而言,是一个危险的势力,它对耶路撒冷城构成了威胁,应当被毁灭,而不是被拯救。
教宗最後总结道,四旬期是我们悔改的圣事标记,我们从奴役走向自由的旅途。这是一条需要不断更新的道路。我们基督徒的希望在考验、试探、幻象和妄想中得到锻炼,像童贞圣母玛利亚那样刚毅和坚定。
如果天主可以改变主意,甚至如《约纳先知书》中所说的可以转意怜悯(约三10),那麽我们如何向尼尼微的居民宣讲悔改,祂的教会怎能不改变,我们为何要固执於我们的心硬呢?
四旬期本是悔改补赎、守斋克苦、行哀矜、奉献爱心的时期。希望我国广大神长教友慷慨回应圣父的呼吁,在纪念救主苦难瞻礼及圣周期间,效法救主的慈悲与怜悯,向弱小及贫困者开启大门,伸出基督友爱的援手。
梅久戈耶具有灵性和牧灵层面,人们前往那里悔改皈依,与天主相遇并且改变生活。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灵性和牧灵的现实。记者的最後一个提问是关於信仰与世俗主义。
因我们的犯罪行为得罪了我们的好天主,所以我们必须要悔改,在主面前承认自己所犯的罪恶,恳切祈求我们仁慈的在天大父可怜我们,救助我们,宽恕赦免我们,使我们脱离罪恶的诱惑,改邪归正,改恶迁善。
这份牧函强调,东方教会的教务会议应该受到寻回失散信徒之使徒焦虑的驱使,进而强烈感到自己有责任分享悔改,绝对尊重主教在自己的教区内组织司法审判的权利。
本次彻夜朝拜圣体安排了四次公共祈祷的时间,分别为20:30、23:30、02:30、05:30,主要以善度将临期迎接耶稣诞生为主线,以期待、悔改、喜乐和厄玛奴耳为脉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