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金桂琴教友希望“信德”为泊头刊登一个建堂求援信息,当获知这也是金凤志神父的心愿时,我马上建议她:“还是先把你们熟悉的金神父的事迹整理一下,帮助大家认识和学习其善表。
这本书叙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穷人之母德肋撒姆姆一生救济穷人的事迹。她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信仰而博大宽广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是含泪连夜把这本书看完的。
,他在战乱中多次不惜性命舍己救人的事迹,给了我的人生思惟决定性的影响,青少年期即在心中泛起了仰慕之情并且矢志效法追随他。
教宗方济各的格言取自圣贝达司铎的讲道,他在评论圣玛窦被拣选的福音事迹时写道:耶稣看见一个税吏,于是以喜爱之情注视着他,拣选了他,并对他说:‘跟随我’。
埃及学家和东方学家基钦强调,考古学与《圣经》在描述宗教创始者事迹的历史性来龙去脉方面“异学吻合”。
他们视死如归,无怨无悔;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永垂青史。试问:哪个教会刚一创建就遭到了如此严重的打击?哪个教会能经住如此深重的灾难?然而,天主教不但经住了,而且发展了。
民国之初,上海有一位天主教徒慈善家,他的事迹尘封百年,极富传奇色彩,他的为人处事,精神风骨,值得后人怀念学习,永志不忘。今天,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走近陆伯鸿先生,感受一位天主教信徒的人生旅程。
原来张老师退休后不久,在《保定晚报》上看到了开展一帮一资助贫困学生的活动,她毫不犹豫地参加到这次帮扶活动中(保定晚报曾报道过她的事迹)。
现在的义工团成员由开始的4人已发展到了现在的50多人,她们的事迹在教会和社会上已传为佳话,经她们领洗的教友已达200多人。
201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之际,河北教会提出了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正定教堂惨案”,弘扬人道主义,纪念文致和主教等舍生成仁、救护中国难民妇孺的英勇事迹活动,得到了中国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