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敦促东方教会的牧者们促使团体成为“友爱与共同负责任”的地方。教宗良十四世最后总结道,“基督信仰东方的光辉今天比以往更需要摆脱一切世俗的依恋、各种相反于共融的倾向,好能忠信服从,为福音作见证”。
今天,她乐意为主弹奏、为主高歌,同时也和丈夫余仕杨到不同地方讲道及分享见证。
当时一个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兰还发来了贺信,后来荷兰驻华记者也去当地采访。
龙华民不满意高一志的解释,他对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徐光启(1562-1633)、杨廷筠(1562-1627)与李之藻(1571-1630),进行了抽卷调查,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国外新的趋势是若干本堂神父,共在一名老神父住院中,共进晚餐,公念日课,再分头做其牧灵工作,饭桌上可以交流经验、讨论问题、研究方法,收益良多。
那种无条件地献身给天主的羊群,对主和对祂教会爱心服务的见证──以满怀希望的心情及复活的喜乐,自由地接受十字架所标示的见证──以及兄弟般的团结和向普世福传的热火,都是圣召成长中首要的与最具说服力的因素(《我要给你们牧者
以后艾儒略在《三山论学记》中,陆安德在《真福直指》中,特别是杨廷筠在《天学明辨》中对佛教都做了深入的批评。
善牧耶稣,真正的食粮,请垂怜你的群羊,牧养我们,保护我们,使我们生活在永生的牧场,享见你慈善的容光。全知、全能的善牧,喂养我们永生的食物:使我们日后与你常相伴,共同继承天上永福,并常与诸圣为伍。
(N.24)教宗继续大力疾呼:我们不能被动且冷漠地待在教堂里,我们必须从单纯的保守牧教者,变成时时刻刻皆愿挺身而出的传教暨牧教者。
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为金鲁贤主教出版了《金鲁贤文集》一书,该是记录了80年代至90年代间的部分牧函,以及金鲁贤主教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神学博士时候的博士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