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受众人称赞敬仰,就像当代被誉为“穷人之母”的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虽然她从外貌上看去,既瘦弱又低矮,脸上布满皱纹,但却因其惊世骇俗的仁爱善行,震撼世界,誉满全球,成为公众钦佩和仿效的楷模
教宗引用旧约《德训篇》(参阅:德三3-16)的话说:“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赎罪恶;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背弃父亲的形同亵圣;激怒母亲的,已为上主所诅咒。”
他——72岁的桂林教友张德欣伯伯走了,堂区教友都很震惊,前几天不是还看到他来教堂了吗?2007年11月9日的桂林没有初冬寒意,和煦暖阳中,患肺心病,胸腔积水的张伯伯于下午三点多钟,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我们得救不忘主,救灵修德得永福。说起圣诞节,耳边不时地回旋起那优美的圣诞歌声:“耶稣降生在白冷郡城……”儿时过圣诞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在公元前四千年到公元前六世纪之间,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居住于此。
但是,我们用充满望德的目光,可以从基督的受难史和痛苦中看到所有煎熬着人类的邪恶。因为,因着复活,上主不仅取缔了世界的痛苦和邪恶,而是彻底战胜了它们。邪恶的专横完全不同于天主之爱的全能。
当天选读的福音谈论了义德这个进天国的条件(参阅:玛廿20-26)。耶稣告诉门徒们,对他人发怒的人也要受裁判。帕罗林枢机由此指出,耶稣强调了爱近人的重要性。战争不是从战场开始的。
教宗指出,主教们必须同东方的贤士们那样,充满谦卑的勇气。
(信德网讯)3月2日,圣周二,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阳澄湖南岸的圣沙勿略方济各主教坐堂,隆重举行祝圣圣油弥撒。 清晨,细雨朦胧,寒意微逼,刚被春雨洗涮过的主教座堂更显清丽、雄伟。
据香港教区《公教报》报道,九月二十七日,香港教区中西区多间天主教中小学及明爱徐诚斌学院一千多名区内公教学校校长、师生、家长以及教区教育事务主教代表黄若娴修女在主教座堂庆祝教育日,参与汤汉主教主持的隆重圣道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