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所医院里,处在生命末刻的一男一女(同是癌症晚期患者)在医院走廊相遇了,因为两人处于生命的同一战线上,所以更易接近,日子久了,彼此熟悉,彼此安慰且约定要互相通信,回家后两人就开始每星期通一次信
默想的最後一部分强调了个人与耶稣相遇的重要性。关於这一点,教宗方济各经常勉励我们每天不停地寻求或更新我们与耶稣的相遇。
福音的实事求是帮助我们在与人相遇时,不把理想和义务作为相遇的阻碍。「这并不意味着在教义上模糊不清,而是避免陷入判断,不顾别人的困境。
慈悲善行是我们与耶稣相遇的机会。教宗方济各10月12日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公开接见活动中如此表示。在场的信众年龄不同,来自世界各地,其中还有100位来自西班牙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人。慈悲如何才能入心呢?
当我们彼此疏远时,我们就会自我封闭,变得孤立,无法彼此相遇,任由恐惧占据我们的心。我们必须学习超越自己,好能与他人相遇。如果我们不这麽做,我们基督徒也会罹患分裂之病。
因此,四旬期也是我们藉着圣言、圣事和近人与生活的基督再次相遇的有利时期,同时走上一条真正皈依的道路,重新发现天主圣言的恩典,使我们从罪恶中得到净化,在需要帮助的弟兄姐妹身上服事基督。
我从《最後几次访谈》一本书中也看到极其美好的事,就是临近与天主相遇的含义。晚年的生活是一段准备时期,用来熟悉那使我们为这相遇进行准备的上主。我觉得这是一个最美的见证。
因此,众人应改变对移民和难民的态度,从丢弃文化的防卫或害怕、冷漠或排斥转变为以相遇文化为基础的态度。唯有相遇的文化才能建设一个更公正和友爱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那座坟墓前面,一个重大的相遇和冲突就这样发生了:一方是坟墓的败局、失望及不确定因素;另一方则是战胜死亡及恶的希望。
实际上,教会领袖的相遇固然美好,但信徒之间的相遇也非常重要。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枢机将偕同代表团於7月28日下午在圣彼得堡乘飞机,把圣人的圣髑带回意大利的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