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会闭幕文件中,与罗马教宗共融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全体主教们重申:拉丁美洲人民最重要的文化资产是“对爱的天主的信仰”。主教们怀着谦虚的心情承认基督信徒生活和牧灵工作的得失。
换句话说,他是一个通敌者,一个人民的叛徒,我们可以想象人们对他的蔑视:他是个他们所谓的“税吏”。但在耶稣眼中,玛窦是一个人,既有他的悲惨,也有他的伟大。
耶稣通过这个比喻让我们明白祂对罪人的亲近不该令我们难堪,而应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激起一系列的省思,看看我们该如何度自己的信仰生活。
每天傍晚的祈祷成了一家人亲近主的时刻,大家为患有身心灵疾病的亲人同心合意地祈祷,奉献家庭所遭遇的困苦艰难,并在奉献中与耶稣的苦难结合,靠着基督的力量去拥抱痛苦,学习他在苦难中服从且甘心死在十字架上的精神
当它回到村庄之后,人们都认为:“阿布勒是三个人中最亲近天主的。”三个月后,农夫艾力也奇迹般地痊愈了。理所当然的,他又在村庄中开始了自己往日的生活。人们都说:“他比热诚者卡里姆更亲近天主。”
天主的三个态度是亲近、同情和温和。我们不要忘记:天主是亲近人的,天主是温和的,他充满同情;天主常常是这样。
我发现,只要我愿意亲近祂,祂就立刻回应我,安慰我,引导我。祂是我的朋友,是我灵魂深处的依靠,是在我跌倒时不离不弃的良伴。耶稣,他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他从不嫌弃我的软弱和失败,总是用宽容和慈爱包容着我。
教宗呼吁我们通过福音场景默观爱的具象化:1)全然的关注:耶稣“全心关注人、人的忧虑和痛苦”,祂是“厄玛奴耳”,亲近生活的破碎。2)无条件的友谊:“祂将我们当作朋友,显示天主的亲近、怜悯和温柔”。
其间,教宗降福了全体伊拉克人民、他的话给伊拉克人民特别是在场基督徒带来了巨大安慰。罗马主教还援引圣女小德兰的比喻感到自己和教会就像是芦竹:当暴风雨来临时,芦竹会弯曲但不会折断。
传媒则是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力量,有助于非洲人民充分认识到这一计划的重要性。最后,与会者一致强调了泛非传媒的作用,由此让世界听到非洲人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