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纳•阿伯教授的演说既是科技的﹐也是人文的﹐从一个对科学的认知点出发﹐即是:「科学至今无法适当答复所有人类问题﹐尤其是超自然领域的问题。」但是﹐宗教信仰却能予以答复。
圣座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光凭精密的科技并不够,更需要所有善心人士团结合作的纯真精神。为了具备这样的精神,首先需要承认人天生拥有的尊严”。
教堂也表达西方人的科技及文化艺术。建筑任何一座高大宏伟的教堂,都需要高超的科技水平,装饰一座教堂,更需要非凡的艺术才能。
根据邓玉函口授,王徵自己笔译,于1627年写成了《远西奇器图说录》,以达到他科技救国的目的。同年受洗入教,圣名为斐理伯。
(梵蒂冈新闻网)“在科技媒体的帮助下,那些无法参与礼仪庆典的人和家庭受邀在家中一同祈祷。”教宗方济各在4月5日圣枝主日诵念三钟经后向信友们作出这项邀请。
教宗表示,全球盛行的科技至上观念,让人以为单凭进步就能获得力量,以为科技和经济的力量会自动带来益处和真理。
因此,梵蒂冈电台自1931年成立以来一向与众不同,透过先进的科技达成这一宗旨,让科学与科技这些人类智能的硕果为高尚的目标效劳。这份动力还必须与时俱进,跟得上数码资讯和网路世界日新月异和全球化的特性。」
当今世界是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记得我们所用的手机由寻呼机、大哥大开始,经过了数十年的创新、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手中已经玩上了4G手机。
在这个情况下,务必促进『有良知的科技』,让科技真正地为穷人服务」。
然而成人们对这些科技往往感到陌生,要出点力才能明白和欣赏到它们对通讯带来的便利。在今年的传播节文告中,我想到那些所谓数码世代的人,我尤其想和他们谈谈,这些新科技在促进人们谅解和团结上所表现的非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