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各种礼节,都会有崇高及神圣的意义,普通人是极难体验这些,但圣人们却对之有极大的尊敬及崇拜,就是极微小的礼节都能使他们无限的甘饴及热诚。
其中有一个是教宗特别提到的,那就是厄马努尔三世德里(EmmanuelIIIDelly)宗主教所领导的伊拉克加色丁礼节教会团体。
教宗向印度这个礼节教会的主教们谈话的主题有三个,即基督信仰的婚姻观所面临的挑战、主教职务的圣召和修会人士的持续培育。
大家围坐在院内的桌子前,陈功鳌神父用教会礼节举行了开启仪式,大家积极发言,畅谈重阳节的来历,老人们的家庭、生活以及在主内的幸福。
他们分别是南美洲智利的耶稣会士阿尔贝罗‧乌尔塔多‧克鲁查加神父(AlberoHurtado`Cruchaga),他死于一九五二年;乌克兰利沃夫拉丁礼节天主教的总主教若瑟‧
教宗又说:“点圣灰不仅仅是一项礼节仪式,更是要求我们本着真诚忏悔的心灵皈依天主,以获得他的垂怜”。
这个代表团的在场,当然不是仅仅礼节上的出席而已。在梵二大公会议期间和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职期间,两个教会有过许多的接触,即使难免有阴影,却仍然是具有积极性的接触。
在此时期,对耶稣逾越奥迹的庆祝方式,在外在的礼节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变:就是趋向于以某种仪式来重演耶稣受难与复活的主要事迹,这种重演不是一般的表演,而是一种呈现,即透过礼仪,使过去历史的事迹重现于我人面前。
教宗放下官方礼节,逐一走近每位兄弟,亲切地致以问候。这是友爱的讯息。我们再次肯定了对话和友爱会晤的价值,以及宗教团体对今日社会的重要性。」
20多位佛教朋友,弥撒前20分钟就安坐在教堂跪凳上等候,弥撒中所有礼节,甚至比教友更认真。这样的场景每年大瞻礼都有,都是这样谦恭有礼!而且他们每次到来都捐献堂区很多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