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住在古城村,离我们西城南村只有二里地,因为去他那里很方便,所以我不断去他家,每次少不了苦口婆心地给他讲人死后怎样才能得救的一些教会道理,但往往收效甚微。
决定因素不是在死后,而在死前:「孩子!你该记得你活着的时候享尽了福,而拉匝禄却受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受安慰,而你却该受苦了。」
述显示今世的不公道被天主的公义所推翻:死后的拉匝禄被接到亚巴郎的怀中,享受永恒的福乐;那富翁则被抛到痛苦的阴间。这是一种新的、永远确定的、再也无法申诉的境界。
第三个则是一位穷寡妇,他说自从丈夫死后,为了抚养俩幼小的子女,她只好天天打工糊口,她别无可献,昨夜只包了一串粽子送给小耶稣。哪知她走后,小耶稣竟对身边的天使说:这三个人中,哪个最值得我们同情?
我不懂这个人,竟然在死后第三日复活。我不懂这个人,因何受到全人类的崇敬。(河北木一)
有句冷幽默的话说:不要急着退休,死后有的是时间。你们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回来: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或许清晨;免得他忽然来到,遇见你们正在睡觉。(谷13:35-36)
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
教宗问她生前是哪里人,她说自己生前是中国兰州葛家湾人,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见教宗一面,并且还说,在她死后100年,她的后代中将有神父、修女。兰州的老教友几乎都相信这个传说。
公元一二九四年切莱斯蒂诺五世教宗就在这座圣殿就职,五个月后辞职,死后葬在这座圣殿,并被册封为圣人。最后,教宗将来到阿奎拉财政警察营区,会晤地震灾民和从事救灾工作者代表团。
事实上,这座圣母朝圣地应该是意大利最古老的朝圣地,建于公元四十三年,也就是耶稣死后十年。可见当伯多禄宗徒离开巴勒斯坦,前来意大利时,是在这里登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