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这场礼仪改革一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
他说,研究普世伦理与内心转化的经验密不可分,这转化包括了远离个人和结构性的恶。由于这项研究涉及所有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同文化与跨宗教之间毫无偏见的分享是不可或缺的。
新约是三代人的故事:耶稣的时代,包括四部福音书的时代;宗徒时代,包括宗徒大事录和保禄书信时代;第三个时代是初期教会的时代,他们写作了致普世的书信和默示录。
皮扎巴拉宗主教主持礼仪(梵蒂冈新闻网)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皮扎巴拉于世界和平日当天主持弥撒,在讲道中指出当地教会的多个内部特质恐怕会「阻碍教会的进程」,并表明要克服教权主义,从基督那里重新出发。
编者按:一百年前(1919年11月30日),教宗本笃十五世颁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宗座牧函《夫至大》(MaximumIllud),它促成了今日丰富多彩的普世天主教各国的本地化格局。
罗马宗座东方学院庆祝成立九十周年,教宗本笃十六世特于十二月六日接见学院代表团,并告诉他们:“吸取东方教会的智慧资产能使我们变得更充实”。教宗尤其强调这座学院在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工作上的功能。
我记得,他回答了我们的一个提问说:『教会有如我们大家共同打造的机构,我们就是团体。』这也是对平信徒的一个召叫,以免我们失去自己的责任、我们作为教会的身分,以及教会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担任的角色。
圣座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阿杜拉(BernardArdura)神父于隔天11月10日,向本新闻网表示,这是极大的喜悦,“对富高的精神上的大家庭、对北非教会来说,是一种喜悦”。
据最新出版的《二OO三年宗座年鉴》显示,一九七八年,普世教会教友人数为7亿5千7百万;二OO一年,这一数字为10亿零6千1百万。
,“有助于我们为宗座传教联盟和国际传教中心提出改革建议的三年的会晤、访问、听取、研究和探索教会方面因素之后,我认为是到了开始面对相关的讨论和辨别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