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耶稣指出了在跟随祂或寻求天主的道路上,有三种不当的态度。首先是虚荣。这特别指那些名人和领导,因为他们施舍或守斋,是为了让人看到。
这种态度终究还是一种自由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福传观念。《教会宪章》给这种观念当头一棒,阐明教会是天主的圣洁子民。因此,如果我们愿意感受到教会,我们就必须感受到天主子民。当我们今天谈及子民时,我们必须当心!
是否存在一种态度可以帮助那些愿意跟随耶稣的人不致陷於凶恶,落得被活吞的下场,就如我母亲常说的被他人生吃的下场呢?什麽是基督徒的精明?这精明不应该是犯罪,而应有助於我为上主服务,并且帮助他人。
我们对神父的尊重必须表现在态度(被动的价值)和行动(主动的价值)上。一旦态度变成行动,态度就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价值。
首先,同居者对男女关系抱着一种草率、不负责任的态度:逃避孤独、怕担责任、享乐主义的心态,以“爱对方不需要什么礼仪和那张纸”的表白来掩饰。
想了解一点有关艾滋病的更多问题培训以问卷调查开始,以评估表结束,内容涉及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自身对艾滋病的态度和防预,以及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态度及关怀。
很难确切地定义非洲大陆对待残障的态度,因为各国、各地和各种不同的民族、部落、宗教传统的习俗不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微小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迹象。
他在弥撒讲道中详细阐述了司铎面临的多种诱惑,包括严苛的态度和世俗的诱惑:态度严苛的司铎会强迫信友背起难以承受的重担;世俗的诱惑则会使司铎沾染官僚气息,令他们变得「可笑」。
这种态度会麻痹使徒热忱,使基督徒停滞不前、心安理得,不是正面意义的心安理得。他们不会为走出去宣讲福音而操劳!他们是麻木的人。 教宗继续说,麻木是一种负面经验。不投身参与成了精神上的怠惰。
工作纲领大体上强调,面对这些困境,教会不该以判官的态度加以谴责,而应以母亲的心怀不断地接纳自己的子女。不能领圣事并不意味着被排除在信仰生活和与天主的关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