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了40天之后,亚拉拉特山的山顶才露出。诺亚放出鸽子,它不再返回方舟。诺亚一家人与各种动物便走出方舟。(亚梅摘自“中国经济网”2007年06月01日)
我们沿着修好的盘山道徒步而上,在路上,我们先是诵念玫瑰经,而后来到十四处苦路,边拜苦路边上山顶。
1863年鄂尔璧会长继承南格禄神父的遗愿,在西佘山购置了整个山顶和山的南坡。在山腰建造了五间平房,供神父疗养祈祷之用。中间一间为小堂,设有祭台和圣龛,供有圣母像,专为到这里休养的传教士过宗教生活所用。
有人曾亲眼看见耶稣若瑟躺在云彩上面,看见圣母临在山顶。当年一位牧童看见圣母,圣母让他告诉当地神父,要在山上她指定的位置建一座教堂。神父经过多次考证,才让教友备料。
一天竟能参与好几台弥撒圣祭,聆听来自不同教区主教神父的讲道,看到特别热心的省内外教友,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启迪与灵感,在此愿和主内兄弟姊妹一起分享:坐落在植被葱绿,风景奇特优美,空气异常清鲜的圣母山,从山底到山顶圣堂
11日傍晚八时许,在徐徐落日中,美军鸣礼炮21响,4架战机从空中掠过,悲怆的小号旋律回荡山顶。里根的遗孀南茜与三个儿女相拥,拭泪抚柩,最后送别亲人。里根的儿子里根·荣说:“他回家了,他自由了。
而在巴西最有名的地标性建筑则是位于里约热内卢的科科瓦多山顶(Corcovado)的耶稣基督像,它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并于2007年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之后,大家从山脚下开始拜苦路,到达山顶后,教友们参与了弥撒圣祭。
9时整,随着山顶大殿钟声的敲响,神圣的弥撒圣祭开始。整个大殿座无虚席,约有近千人参礼。
教友在山顶教堂参与弥撒的情景教堂内满员,朝圣的人不顾山中风凉,而在外面参与弥撒。朝圣的人群接受了信仰的涤荡以后,一路高歌奔向各自家乡,把主爱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