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眼光是发自内心的,不停留于表面,透过外表,还能认出其他人内心深切的渴望,例如被人聆听,听到一句爱的话语,一份无偿的关怀。 教宗再补充说,爱除了使他人受益外,也使我们受益。
这些讲究卫生注重礼仪的传统固然很好,但关键是在这些好看和干净的外表之下内心却充满污秽。四福音记载耶稣严厉责斥经师和法利塞人,七祸哉历数了他们的各种虚伪,其中坟墓的比喻传达的教训更为严肃。
正因这些外表奇迹的显示,成为耶稣基督战胜罪恶、疾病和死亡的有力见证。耶稣说过:“天地要过去,但是我的话,决不会过去。”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而且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钥匙和锁,只有齿纹相配才能合得来,而不论它们的外表如何……”我不想让她和自己陷入世俗攀比的漩涡,否则“后患无穷”。当然,我可少不了赞美我的妻子。
耶稣时代的人们还执行着梅瑟的法律,耶稣特别强调法律的精神,不在于法律的外表,而在于使人的内在行为彻底改变。所以,耶稣强调,凡注视女人而起邪念的,眼睛贪看了不洁的事物的,都等同于犯邪淫。
教宗指出,「耶稣外表的冷漠没有使这位母亲气馁,她依然不断哀求」。「这位妇人的内在力量让她克服一切阻碍;这力量必须在她的母性之爱和她坚信耶稣必会答应她请求的信心中寻找。这令我想到女性的力量!
这三幅头像的特征清楚:圣伯多禄宗徒的头像可由更古老的渔夫宗徒画像中:头发及白色胡须,方脸和老年人的外貌等典型特征中认出;另外两幅头像,一幅显示安德肋的急躁与强大有力;另一幅,优美而外表年轻的则是若望宗徒的头像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穿上外表虔敬而内里无神的外衣,愿圣神从中释放我们。不可让福音从我们身上被夺走!”(《福音的喜乐》劝谕97号)。这几句话很好地概述了这次会晤的内涵。
从外表形式上,追思已亡瞻礼似乎主要是晚辈孝敬已亡长辈,在世者纪念已故亲朋的一个重要机会。事实上,未来的“评判”及命运其实就在今朝。以其“最后‘评判’”为例,其‘评判’标准相当特别“奇特”!
不过这只是人的外表而已,倘若我们灵魂的洗涤也像猫洗脸一样粗枝大叶,就难以日进于德地走向天主。要活出基督的表象,这就不仅要洗涤显而易见的污垢,还必须清洗心灵里被遗忘的角落和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