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梵蒂冈新闻网)阅读更多:画家帕罗塔以教宗四旬期文告为灵感创作:受压迫者的哀号声
此外,教宗也期盼社会能守护受造界,「接纳福音的讯息」,也就是「关于天主对每个人无穷尽的爱的宣讲」。共同怀抱梦想,意味着实现「相遇的文化」:在疫情肆虐将近两年的世界里,相遇文化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为此,6月5日,韩国主教团环保委员会将在仁川教区主办教宗方济各通谕《愿祢受赞颂》精神落实研讨会,并围绕“零排放”主题展开讨论。届时,韩国各教区和堂区将提出“零排放”的具体落实建议。
是慢慢地长大,在一个偏远的小镇,默默地度过30年的普通生活;爱,是来亲自体验人间冷暖,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是被怜悯和激情催促,废寝忘食地、发疯地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
,受造物蕴涵的讯息(84-88段)V.普世的共融(89-92段)VI.物质的共同终向(93-95段)VII.耶稣的眼光(96-100段)第三章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101段)I.科技:创意和力量(102-
这些主教们最后重申,做人意味著为正义和保护脆弱者及受压迫者服务。
(梵蒂冈电台讯)今年9月1日是第三届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祷日。教宗方济各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BartolomeoI)当天发表一份联合公告表明,人的尊严与繁荣取决於人是否照料整个受造界。
教宗再次回到「看,这个人」的主题上,指出我们经常在社会中遇到受虐待的人。他举例说道:「我们看到其他人判断这些人的生命价值,怂恿他在年迈或患病时早点死去。
适逢9月1日将展开「受造界时期」,宗主教再次期勉众人「维护天主创造的万物」。
(梵蒂冈新闻网)给圣德下的定义有许多种,其中之一就是把圣德作为典范,是人类受造之美的典范。圣座封圣部自1969年成立以来所承担的工作就是负责调查、审核和确认基督徒的圣德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