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经证实这就是1870年因天津教案遭到浩劫的仁慈堂,原是仁爱会办的孤儿院。关于仁慈堂与天津教案,是中国教会史上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但天津教案的起因,众说纷纭,而其真相却鲜为人知。
多角度解构“贵阳教案”的历史背景全方位展示“清朝末年”的贵州风情本报讯4月20日下午,记者从贵州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和贵州省作家协会获悉:青年作家冯飞以“贵阳教案”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血地》,日前已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共乌当区委宣传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联合举办了我国第一部“教案小说”——《血地》(初稿)的作品研讨会。
而这次教案的发生并非仅仅局限在宫廷,全国各地包括江西省都未能幸免。在华传教近四十年的法国耶稣会士聂仲迁记录了此次教案发生前夕江西省赣州、南昌等地的传教情况,为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该事件提供了参考。
对该教案可从国际关系、教案处理、宗教生态、政治符号等多维视角进行解读。
本文立足《远方亚洲》、《中国年信》等葡文文献,对1610-1648年间的建昌开教、南京教案期间的江西教务以及明季战乱期间教务废弛等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立足《远方亚洲》、《中国年信》等葡文文献,对1610-1648年间的建昌开教、南京教案期间的江西教务以及明季战乱期间教务废弛等问题展开研究。
由于频繁的教案、义和团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打击,河北天主教会于20世纪初开始了本地化历程,从改变传教方式、设立本地化教会及尊重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本地化的改革与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引领中国天主教会走上了本地化的道路
自清朝晚期至中国近现代,中国人似乎更注重强调了各地的教案教难带给人们的恐慌和危害,但是却忽略了教会一直致力于创办的医院、育婴院、安老院和学校等一系列的公益事业。
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南京教难”爆发,高一志神父、谢务禄神父及中国信徒14人被捕,这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起教案。“南京教案”发生后,中国天主教徒表现出了信仰的虔诚和护教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