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强调:上主把救恩奥迹启示给小孩子,而不是智慧及明达的人。小孩子的美德是敬畏上主。
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那样接受天主的国,谁就不能进去!”(路18:15-17)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是为父母所爱。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是弱小无能。因此他完全信任父母,绝对依靠父母。
天地的主宰,我称谢祢,因为祢将这些事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而启示了给小孩子。”教宗说,“为能祈祷,我们必须成为小孩子,让圣神来到我们当中,让祂在祈祷中引领我们”。
(梵蒂冈电台讯)为了聆听上主的声音,我们必须做个小孩子。教宗方济各6月2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当天教会庆祝耶稣圣心节。
有人给耶稣领来一些小孩子,要他抚摸他们;门徒却斥责他们。耶稣见了,就生了气,对他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于这样的人。
宗主教在圣诞牧函中再次提到耶稣对小孩子的爱和偏爱。
我称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而启示给小孩子。”(玛11:25)耶稣正谈论的这些事是什么事?然后,这些事启示给的这些小孩子是谁啊?我们停在此:耶稣称谢天父是因为什么事?
在世人眼中,是那些博学和有权势的人掌握重要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谦卑的人和小孩子。天主做事的方法截然不同,祂讯息的接收者正是‘小孩子’。这是天父的旨意,圣子欣然赞同。
记得主耶稣曾经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谷10:15)所以当小孩子看到有人求他时,他不会去考虑这人是否是骗子,而是不假思索地给予帮助。
这也是为什么师傅叫来一个小孩子,把他放在门徒中间,抱起他来,给他们说:“谁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个这样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37节)。小孩子没有权力:他有需求。